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题歌的失算和失策

(2008-08-09 15:34:59)
标签:

听众

开幕式

奥运会主题歌

北京

体育

分类: 时评

主题歌的失算和失策

雪里埋

 

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千呼万唤不出来,直到8月8日晚的那一刻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然而开幕式某副导演在之前信誓旦旦的要“在瞬间感动全世界”的预期不同,这首歌表现平平,甚至成为精彩纷呈的开幕式上令人失望的段落。

 

这么说并非空穴来风。在新浪网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您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哪一幕印象最深刻”这一项,选择“演唱主题歌”的网友仅占0.48%,在所有备选答案中排在最后一位!那么,网友如何评价这首主题歌呢?选择“一般”的占到40.64%,选择不好的占到38.54%,选择“很好”的仅仅占18.26%!

 

显然,这首横空出世的主题歌并没有俘获亿万听众的心.当然,你要说负责开幕式的音乐家们自有音乐家们阳春白雪的标准,而听众追求的是下里巴人的标准,普罗大众无法决定它的成败。可是,奥运会主题歌评选之所以兴师动众,不就是为了要叫醒大众的耳朵么?无论如何,从目前的反映来看,开幕式的主题曲没有叫醒大众的耳朵,只能说它失算了。

 

但是,为什么开幕式的导演、音乐家们都自信满满、视为珍宝的歌曲,居然失算了?窃以为是有关方面的失策。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失算,失算总是因为有稽可查的失策。

 

首先是主题歌遴选程序上的失策。众所周知,公开、公正、透明乃是奥运精神的应有之义。这种精神不只是体现在奥运会赛场的运动员和裁判员身上,同样应该贯穿在整个奥运活动过程中,包括主题歌的征集和遴选。而恰恰在这个过程中,有关方面的做法令人疑惑丛丛。花了好几年时间征了9万多首歌,几十首优秀歌曲也评选出来了,但居然没有一首歌要得,全部放了鸽子,最后获选的却是开幕式音乐总监自己的作品。这多少有些瓜田李下的嫌疑。当然,按照有关方面披露的消息,这首主题歌并非内定人员命题创作,也是通过征集和无记名投票,在完全公正的情况下选定。但是为什么要到最后一刻才揭开锅盖呢?这不是为人落下口实么?现在网络上已经有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他们把对主题歌的不满转移到这个问题上。

 

其次,把主题歌放到最后来公布也是失策的。因为捂得越严,捂得越久,人们的心理期待就越高。如果主题歌并不那么震撼人心,让人无可挑剔,那么一旦在听到歌曲之后,心理的落差可能就越大。在之前,已经有几十首优秀歌曲脱颖而出,并且有好几首在热播,成为了奥运主题歌的人们候选。主题歌的悬而未决,自然就会吊足了听众的胃口。他们也自然会将主题歌拿来和这些歌曲比较,认为神秘的主题歌比这些热门的歌曲更好。另外从听众欣赏歌曲的心理轨迹来说,一首歌曲可能在听第一遍的时候,并不好听,但是多听几遍耳熟能详之后,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就会感到越来越好听。这也是主题歌提前公布的一个好处,既可以让歌曲广为传唱,提前预热,又可以满足听众的心理期待。也许开幕式的主题歌本来是很不错的,但是就是以为听众的不熟悉,而导致大家的并不买帐。更为重要的是,主题歌提前放出来,让听众也参与评选的过程,根据大众的口味来决定主题歌,而不是几个音乐家闭门造车,自做主张,这样可以让听众有一种人人参与的成就感,这意味着是他们所选择和喜爱的奥运歌曲。但是养在深闺人不识,显然堵塞了这样一条通幽曲径。

 

当然,按有关部门的解释,之所以要把主题歌放到最后一刻,有保持神秘感给世界一个惊喜的目的,就和李宁最后夸父追日点燃主火炬一样。但是主题歌有必要保持这样的神秘感么?好象历届的奥运会还没有这样的先例。主题歌不就是为了易于传唱么?因此放弃民众的提前介入的决策显然是误的。

 

另外一个理由倒是很有可能,就是对所有的征集歌曲都不满意,只有等到最后一刻才能敲定下来。有关方面的报道证实了这一点,比如,确定主题歌是在8月几号才最后投票。而女主唱沙那是在7月31日才来到中国,刘欢则透露自己是于7月27日晚上才接到奥组委的邀请,并于8月4日凌晨在北京城区的一家录音棚完成了这首歌的录制。按照陈其钢的说法,这首歌最先是写给国旗入场仪式的,而不是应征主题歌。据说是某个领导听见了,说这首歌很不错啊。因此,是一系列偶然因素的结果,倒有无心插柳的意味。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实在找不到好的歌曲,那就滥竽充数吧。可是这让那些满怀希望应征的音乐家和歌者如何想:你一首漫不经心的歌曲倒成了主题歌,而我们劳心费神、不遗余力创作的歌曲却被弃如弊屐。

 

最后,不得不说音乐专家组对于主题歌风格的把握是失策的。按照他们选择的标准,这首歌简单好听、内涵丰富、温暖抒情、易于传唱。可能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所以要选择一首旋律简单,歌词如同白话的歌曲。然而要“易于传唱”,就必须“简单”么?“简单”又是否就等于好听呢?实际上一首奥运歌曲的流传,必要条件并非在于“简单”。历届的奥运会主题歌经典,从来没有哪一首有这么简单。也许专家们是想出人意料,别出心裁,就是要与众不同。但这不是最重要的目标啊。而且,一首歌是否“易于传唱”并非一定要简单得让全球的人都会唱整首歌,其实只要歌曲中的一句能够达到传唱的目的就不错了。而归根结底,脱离了听众的参与和评判,你这首歌能够流传起来么?行之不远也!

 

不过,开幕式过了,还有闭幕式呢!到时我们还能听到另一种风格和味道的主题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