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藏铁路票价的市场化选择

(2006-07-03 10:51:50)
分类: 时评
青藏铁路票价可灵活一些
 
雪里埋(成都)
 
青藏铁路通车运营了,迫不及待的游客已经踏上了“天路之旅”。而尘埃落定的火车票价,令更多的游客充满憧憬。
 
与全国铁路统一票价相比,青藏铁路票价有相同,也有不同:硬座票价与统一票价相同,而软硬卧铺票价则高出前者。以北京西至拉萨列车票价为例,运行全程4064公里,硬座票价389元,硬卧(下)813元,软卧(下)1262元。据悉,这是除上市的广州-深圳铁路以外,惟一独立于全国铁路统一票价的线路。
 
这样的定价策略无疑考虑到了现实情况,并平衡了多方面的利益。比如:由于硬座旅客,多是当地藏族同胞和进藏务工人员,实行全国统一票价是合情合理的;而卧铺旅游,则多是进藏的外地游客,在全国统一票价上酌情加价,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虽然青藏铁路票价有所变通,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硬性规定、铁板一块的票价,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真实需求,也不利于对青藏铁路客运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我看来,至少在卧铺票价方面,还可以有更为灵活的市场化选择。
 
就目前开行进藏列车的三个城市的销售情况来看,前几趟进藏列车车票几乎都是在几个小时内就遭抢购一空。这说明,在目前的票价下,车票远远供不应求,旅游市场需求巨大。当然其中不乏有青藏铁路刚刚通车的新闻效应和追捧效应,但是市场的真实需求也不容否认。可以预见,青藏铁路将成为最为火暴的旅游线路,而且这种火暴还将持续下去,经久不衰。因此,即使就长期来看,目前的票价也很难平衡市场需求。以成都为例,在目前票价下,旅游团开出的到拉萨的双卧10日游在4000元以内,而目前成都到拉萨的双飞10游则需要10000元上下。不要忘记,坐火车进藏还可以一路欣赏到青海湖、可可西里、昆仑山、长江源、羌塘草原等等美不胜收的景观。显然,坐火车到拉萨旅游是“物美价廉”的选择。
 
实际上,没有别的手段,只有市场机制能够实现市场供需的平衡。假如人为规定低价格,买到车票踏上行程的游客固然欢呼雀跃,但对那些持币待购的游客却不公平。看起来,低票价似乎让买到车票的游客享受了优惠,实际上未必尽然。因为价格平衡的机制被破坏,必定有其他的补充规则被采用。比如,排队轮购、人际关系等。媒体纷纷报道,提前一天就去火车站售票窗口排队的盛况就是明证,而排队也是支付的一种代价。我很担心,青藏铁路的车票将成为“黄牛党”囤积居奇的重要目标,据悉,目前成都至拉萨的卧铺票就被炒到了2000元。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则是,车票被有关系“走后门”的人拿走,内部人从中“寻租”。于是,往往最终到游客手里的票价,仍然是市场均衡价格,与票面价格的差额就落进了黄牛党、旅行社或某些以权谋私者的腰包。游客仍然不能真正享受低价的优惠,反而成了冤大头。
 
当然,争议在于,青藏铁路是属于由国家投资的基础设施,是公益性项目,不应当以赢利为目的。但卧铺票价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就是以“赢利”为目的。公益性项目并不就排斥某种程度上的市场化运作。实际上,国家对青藏铁路300多亿元的投资,显然也不是乘客票价所能弥补的。市场化选择的目的并不在于此,而在于调节旅游市场供需,并提高铁路资源的配置效率。如果在运营成本基础上的确有所赢利,那么这超出的部分也完全可以设立一个基金,用于青藏铁路的环保项目或设立对藏族同胞的慈善援助。
 
有人担心铁老大会利用线路垄断因此漫天要价,这种担心没有必要。一方面,市场化选择之下,政府还可以实行价格的上限管制;另一方面,由于青藏铁路客运,更多的是旅游市场的延伸,存在空运和路运的竞争压力,因此涨价将受到无形限制。
 
而还必须指出,票价的市场化选择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涨价,而是意味着“随行就市”。水涨船就高,水跌船就落,票价既可能提高,也可能下调(比如,在旅游淡季)。而调节的幅度,以能让列车尽量满员运行为标准。列车在青藏高原上跑一趟成本颇高,如果空座运行实在是对社会资源的白白浪费。毕竟,国家“大手笔”投资建设青藏铁路,沉没成本是巨大的;当然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客运资源,让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票价灵活的市场化选择,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硬性规定,显然能够更好地发挥青藏铁路的社会效益。
 
何况,如今青藏铁路已经独立于全国铁路统一票价,为什么不可以让它更灵活一些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