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细化管理,放“阿大葱油饼”一条生路

(2016-10-20 00:14:39)
标签:

杂谈

上海“阿大葱油饼”因涉无证经营被责令停业一事持续发酵。日前,上海市黄浦区政府多个部门已积极协调处理此事,瑞金二路街道上门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市场监管部门会引导、支持阿大合法合规经营。另据阿大透露,9月28日,黄浦区政府分管领导也将前往其所在的瑞金二路街道参与协调会,跟他商量解决方案。

食客的追捧,尤其是BBC一档美食节目的推介,让“阿大葱油饼”暴得大名,也因此惹来“祸端”。作为一张摊了34年之久的葱油饼,事实上已经成为地方美食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因为无证无照经营而被责令停业,令人无限唏嘘。而由此引发的“偌大的上海,为何容不下一张忽油饼”的追问,更是多少显得有些悲情和无奈。各方关注下,“阿大葱油饼”何去何从,已然成为关涉城市管理、食品安全、地方小吃文化如何传承等诸多内容的大话题。

政府多个职能的介入,让此事进入对话和协商机制,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结果并不令人乐观,高昂的房租与经营成本之间差距太大,这本身就是无法克服的矛盾。当然,如果政府部门足够努力,,“阿大葱油饼”并非没有重新开业的可能,但个案的解决显然不具有普遍意义。在上海的弄堂街巷里,面临此种困境乃至消失的名小吃,并非只有一家,如果“阿大葱油饼”因为媒体的选择性关注而获得新生,那么其他家是否也应该享受同等待遇?特事特办的处理方式,总会给人留下法外开恩的话柄。

“阿大葱油饼”的困境在于,它一方面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有着强大的民意基础,情理上应该开下去,但另一方面,由于无证无照经营,存在安全隐患,法理上应当关停。这种情与法的冲突现实中不少见,两者之间无法调和。但是,法律底线不容突破,但法律本身是否有可修改、可优化的空间呢?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开食品店必须租用商品房。而在寸土寸金的大上海,一间商品房的租金至少两三万,像阿大这样的个体小吃店主根本无法承担。严格执行这样的标准,实质上就意味着“阿大”们在上海根本没有立锥之地。这既是对弱势群体生存权的一种变相剥夺,也是对地方美食文化的一种摧毁。问题是,这样的规定有多少合理性和科学性?商品用房是比民房更安全,还是更卫生?我想这取决于经营者的自我管理,而非场所。至于在民房经营所带来的污染和噪音问题,其实也未必不可以通过更新设备等技术性手段,或者民意自治的方式加以解决。可以看到,对于“阿大葱油饼”,周边居民大多持欢迎态度。

城市管理尤其是涉及到民众生存权的管理,最忌讳的就是为了管理便利,不分轻重缓急,而一律采取一刀切式的执法模式。这样一来,解决一个问题,很容易导致更多个问题出现,得不偿失。好的城市管理,首先应该是精细的,既能做到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也能做到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区别对待。“阿大葱油饼”有30多年的历史,也有良好的口碑和市场信誉,甚至已然成为上海小吃的一张名片,能否成为被保护的对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能否通过降低执业门槛,鼓励更多的经营者创立自己的品牌?办法总比问题多,关键在于转变僵化的管理思维。

“阿大葱油饼”事实上也是如今大都市的一种写照,外表越来越繁华,内在却日渐贫乏,商业越来越发达,普通人的生活品质却在下降。放“阿大葱油饼”一条生路,其实也是为粗鄙的生活增添一丝色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