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题产品召回:标准不能置于安全之上

(2016-07-08 16:28:09)
标签:

杂谈

近日,“马尔姆MALM”系列床头柜及橱柜因倾倒并致6名儿童死亡,在北美地区被宜家公司召回,然而该系列产品仍在中国正常销售。上海市质检部门也就召回不涉及中国市场一事约谈了宜家。宜家方面明确表态,因符合中国标准,不会在中国召回同款产品。


在舆论质疑和质检部门约谈的双重压力下,宜家仍然拒绝召回在中国销售的同类产品,使得“夺命抽屉柜”事件持续发酵。对此,上海宜家相关负责表示,避免危险的方法是将产品固定在墙上,消费者可以在宜家商店免费领取固定配件,但这种补救性措施既不能完全堵上安全漏洞,也无法平息中国消费者的不满情绪。


当然也无须过度解读。宜家公告指出,召回是基于北美地区所采用的ASTM标准,且仅限于美国和加拿大,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均未启动召回。所以“歧视”一说并不成立,在这个问题上过于纠结,明显有跑题之嫌。


问题在于:标准不同是不是决定企业召回问题产品的充足理由?对于柜类产品,美国行业标准虽然非强制,却明确提出了“不固定也不能倾倒”;而我国标准则只要求提供固定连接件和安装说明。这也成为宜家召回“内外有别”的底气所在。但要看到,企业除了严格遵循行业标准之外,还要有对消费者安全保障的义务,并且这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底线义务。任何行业标准都不可能穷尽一切可能性,如果在标准之外还存在安全隐患,那么只能说明标准有瑕疵,需要及时加以改进,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把标准当成金科玉律。


一出问题就拿标准说事,看上去很讲规则,其实恰恰是对规则的滥用,也折射出一些外国企业偷机取巧的一面。不同国家的行业标准或有不同,但相关产品是一样的,其对消费者所构成的潜在危害也是一样的,宜家“抽屉柜”能在美国夺去6名儿童的生命,在中国也同样有可能发生类似悲剧。哪怕这是极小概率事件,也理应引起企业的重视。倘若明明知道产品有设计缺陷,却以“符合标准”为由拒绝召回,其实就是在钻规则的空子。宜家在同类产品的召回问题上“内外有别”的做法,轻者而言是漠视企业自身的责任以及消费者权益,重者而言,无异于放任危险的发生,置消费者于险境之中。


标准不能置于安全之上,这是一个最起码的企业伦理常识。追逐利益最大化,乃是资本的天性使然,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当利益与安全相冲突的时候,企业就应首先选择安全。这不仅基于对消费者的敬畏,也是对企业发展眼光的考验。作为国际知名家具品牌,宜家在中国家喻户晓,也很受消费者欢迎。但经此一事,宜家的傲慢与偏见暴露无遗,事实上已经重创了品牌形象。拒绝召回固然可以减少损失,但与流失的公信力相比,孰轻孰重,宜家自可掂量。


同样需要反思:为什么因标准不同而引发的“拒绝召回”事件起生?为什么一些外国企业屡屡不惮于挑衅中国消费者的底线?行业标准过低,因而无法对企业有力追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问题产品,不能指望企业的自律,而要靠法律和制度的严密。洋企也好国企也罢,要让它们真正讲规则,首先规则本身要经得起考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