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企不分才是高速公路的最大毒瘤

(2015-01-13 20:15:00)
标签:

财经

去年年底以来,山东省政府作出“15条还贷公路到期后继续收费的决定,开启了一场论战。反对的声音认为,上述决定有乱收费之嫌。山东省政府则说,事出有因——2013年,山东省内政府还贷公路亏损了138亿元。记者统计发现,过去10年间,山东高速的净利润总额累计达到137亿元;50%以上的毛利率,也远超公司内部的其他板块。媒体折算,山东高速员工平均薪酬约13万元。(《新京报》111日)

 

一边是亏损138亿元,明明已经超出法定期限还在继续收费,一边却是净利润总额累计达137亿元,员工平均收入约13万元,到底咋回事?这其实是两笔账,前者是行政账,收费公路实行的是“统贷统还”模式,所有的贷款公路甚至包括在建的公路都“捆绑”在一起核算,出现亏损自然不奇怪。而后者是企业账,一些经营效益好的收费公路,作为优质资产被剥离上市,收费公路本来就是一个“躺着把钱赚了”的暴利行业,这样一来在资本市场独领风骚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问题是,天下为何有这样的好事:公路的贷款修建与收费还贷是两个不分可割的整体,但现在却硬生生在被分成了两部分,收费赚钱的部门交给企业经营,让少数人大发其财,而亏损的部分交给政府,政府动用行政之力让全体民众埋单?症结显然在于,收费公路到底是什么身份?说它是企业,但却处处受到行政干预和保护,比如动辄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违法超期收费,说它是行政部门,却又暴露出利益最大化的逐利本性,毫无公益性可言。

 

说到收费公路,公众可以找到许多吐槽点,比如超期收费,简直是明晃晃的打劫,但因为是政府行为,公众还无处讲理,只感觉“此恨绵绵无绝期”。比如员工高福利高收入。高速公路并不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平均薪酬约13万元,显然是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再比如高超公路收费抬高了物流成本,影响了许多产业的发展。但归根结底,所有问题其实都是一个问题:收路公路的政企不分。像企业一样赚钱,又像政府部门一样享受各种体制内的好处。

 

试举一例:山东高速的大股东山东高速集团曾表示,“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山东省政府在项目资源、财政补贴等方面,一直给予大力支持。”根据历年年报,2009年至2013年间,山东高速共得到来自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返还,超过3500万元。一个独立经营且经营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政府为什么还要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返还?员工平均年薪13万元,那么这些财政补贴还有巨额收费,究竟是用于公路还贷和维护,还是用于内部福利?

 

收费公路的政企不分,还不仅仅体现在体制上,还有人事上。当下而言,许多地方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都是一块牌子,两套人马,一方面是企业人员,一方面是政府官员,可以说是典型的“政商合体”。这样的人事架构,事实上已经注定高速公路公司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市场怪胎,也必然在市场上无往而不胜。高速公路的改革阻力在哪儿?或者说高速公路的改革究竟从何处入手?不是表面上的超期收费以及高福利,而是要从根本上进行体制改革,进行政企分开,打破利益共同体。简单来说,高速公路的最大毒瘤是,有一些人一手掌握着行政权力,一手又众高速公路上食利,把这些人从高速公路上“扔”出去,才是解决之道。

 

http://news.163.com/15/0112/02/AFNP9D5V00014AED_all.html#p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