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必对高端医疗挥舞道德大棒

(2014-04-03 20:58:23)

“感谢浦东国际医学中心为上海的专家医生开出了一个合理的门诊价格(1200元)”——从公立三甲华山医院辞职“下海”的民营上海德济医院院长宋冬雷近日在其实名认证的微博上写道这一天,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开始试营业,其高端医疗服务的挂号费数倍于公立三甲,最高一档暂定为1200元。(《21世纪经济报道4月2日

 

作为上海医改催生的第一家高端综合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承担了诸多“试验田”角色。一直关注其进展的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原上海副市长沈晓明曾表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既是新诊疗模式的试验田,也要探索让高端医生发挥作用并取得合理回报

 

完全可以预见,作为医疗行业的一个新生事物,尤其是当其旗帜鲜明地标出“单次挂号费最高1200元”这样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价格之后,高端医疗服务将不可避免地遭遇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审视。挂号费尚且如此,整个诊疗费之高自然不难想象。因此,很多网友不免担忧:今后穷人是不是看不起病了?医院难道就是为权贵服务的吗?

 

在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资源本就十分紧张的现实下,公众有这样的反应并不奇怪。但如果理性看待的话,高端医疗其实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公众也不必看到“高端”两个字就动辄挥舞道德大捧。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试运营前夕,天津九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斥资2.38亿元对之展开股权收购,完成后将间接和直接持有医学中心28%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有资本的介入,就意味着其从服务到运营,都得完全按市场化来操作,而“价高者得”是最基本的市场原理,不可能是人人都能消费得起的。

 

更要看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本身一个制度试验品,不要说现在还属于试运行阶段的半成品,就是今后真正成熟走向市场,也只是一种个别而非普遍现象,不可能对整个医疗服务行业乃至公众的看病就医问题构成影响和冲击。打个比方,市中心开了一家人均消费万元的贵族餐厅,决不意味着工薪阶层今天就没处吃饭了。

 

“单次挂号费最高1200元”的医疗机构公益性何在?这恐怕是高端医疗所面临的最直接也最有力的质问。确实,医疗行业应遵循公益性原则是一种常识,并且公众长期以来都认为,所谓的公益性就是指低价、优质、人人都可共享。但这只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解读,现实中除非国家财政无限制的投入,否则根本不可能。真正的公益性,不是吃“大锅饭”,无原则地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合理分配资源,激化从业者的活力,在此基础上保障公众的基本医疗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端医疗是值得探索的一条医改新路。从患者的角度说,当下医疗体制的一个最大问题是,资源过于集中,所有人都往那么几家大医院去看病,这看似公平,其实低效,让有钱人自费或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去高端医院看病,不再和穷人争食,国家医保才能省下钱来提高对穷人的保障力度。而从医疗机构的角度说,由于受体制和环境所限,长期以来都无法理顺医疗服务的价格机制,诊疗费偏低,无法真正体现医生的价值。这导致医生无动力,而潜规则丛生,以药养医的问题一直无法得以根治。适当放开医师多点执业,让医生得到更合理的回报,尽管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譬如如何保证优质医生资源不失流,但这个改革方向是值得肯定的。

 

http://news.163.com/14/0402/03/9OQ01E7Q0001124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