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当以平度为鉴
(2014-03-27 22:53:30)3月25日,平度纵火案告破,7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其中包括杜家疃村主任杜群山,以及开发商人员。随着案件告破,更多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新华网的消息称,杜家疃村农用地块125055平方米,从最初的上报“工业和教育用地”,到建设用地,再到商业开发——这块被征用的土地,“马甲”几经变身,终成房地产“项目”。此外,卖地所得共计1.0315亿元,而村民所得补偿仅800余万元。而来自《新京报》的消息则称,据村民反映,涉嫌指使他人纵火的杜家疃村村主任杜群山曾花费30余万元贿选上台,且系承建商亲戚。
从被征用土地几经变身,到卖地所得与补偿的巨大落差,再到村主任贿选,直至村主任与开发商联手制造纵火惨案,看似碎片化的信息之间,其实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巨大的的利益驱动,村主任与开发商迅速抱团站到了村民的对立面,又因为话语权的不对等,村民的利益被极度漠视,以至稍有反抗便遭到近乎疯狂的报复。这印证了诸多网友此前的推断,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统计显示,近六成网民批评纵火案背后的官商勾结,也从侧面揭示了一个让人不忍直视的事实:平度事件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个案而言,尽管还有诸多疑问待难,但终归会落下帷幕。然而从更大的视野来看,平度事件中所暴露出的权力腐败、基层民主缺位、法治不彰、村民无法保障自身权益等问题,不得不从城镇化建设的高度来审视。城镇化建设无法回避征地拆迁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就现阶段而言,征地拆迁决定着城镇化建设的成败。而征地拆迁的稳妥进行,又最终离不开“利益”两个字,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尤其是让失地农民不至于因为失去赖以生息的土地,而丧失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谋生能力,沦为改革的被抛弃者,需要理性与克制,需要沟通与协商,更需要一条规范化和法治化的清晰路径。
但从现实来看,一些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不缺力度和决心,也不缺办法和手段,唯独缺少法治和权力的谦抑。以平度事件为例,早在2006年,这块被征用的土地就已经签订了《土地征收补偿协议》,这意味着村民已经“被同意”卖掉这块土地,但村民对此却毫不知情,当年也未召开村民大会,在其后的数年中,面对村民的疑虑和追问,村干部更是极尽坑蒙拐骗之能事。谁在只手遮天?谁在翻云覆雨?包括平度市国土局在内的相关政府部门一清二楚,却无人说出真相,因为他们获利者。话语权和知情权的双重缺位,必然直接导致“征你一头牛,补你一只鸡”式的征地补偿模式。由此来看,村主任花30万元贿选,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场预谋。利益冲突之下,矛盾一触即发。平度的一把火,就是最后的悲歌。
2012年3月22日,平度召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动员大会,市委书记王中说,要排除干扰,破解制约,强化“抓拆迁就是抓改造、抓项目、抓超常规跨越发展”的意识,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过于强调速度和“强力”,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法治的弱化。可以这样说,如果法治变成人治,征地拆迁变成强者对弱者的欺骗与剥夺,那么城镇化建设就可能异化为某些人的狂欢宴。
越来越多的村庄将面临征地或拆迁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农民将“上楼”,在高歌猛进的城镇化进程中,我们需要停下来想一想:城镇化终归是人的城镇化,让失地农民有尊严有保障地转型为城镇人,才是最大的诉求所在。以平度为鉴,愿悲剧不再重演。
http://news.163.com/14/0327/02/9OAER1HG00014A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