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社会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

(2013-05-30 18:55:09)

524日下午,河南省济源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市民毕娇驾车擦碰一小学生,因态度恶劣并踢打受害人母亲,引发行人不满、围观、砸车。随后,网上传出毕娇在争执中声称自己钱多后台硬,引发舆论轩然大波。28日,记者采访争执双方当事人及一些目击者,他们均表示未曾说过、听到过钱多后台硬这样的话。(《京华时报》530

 

从一起极其普通的交通事故,而演变一场全民关注的热点事件,起因竟在于一句莫须有的“钱多后台硬”,短短四天发生的这一切,让我们必须正视一件事:舆论是把双刃剑,它可以监督权力、揭露丑恶,也可以造谣传谣,扭曲真相。舆论是个好东西,但一旦被人利用,它同样会作恶。

 

误会已经得以澄清,然而其所带来的杀伤力却未曾消解。于个人而言,当事人毕娇虽然有态度恶劣等错误言行,而因“钱多后台硬”而引发的集体审判,对她来说确属一种无妄之灾,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这些网络言论对其个人和家庭的影响无疑都是长远的,甚至是不可承受的。于社会而言,“钱多后台硬”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公平正义的焦虑感,对已经汲汲可危的社会公信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在这起事件中,没有人是赢家,除了那些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而制造和蓄意传播谎言的人。

 

稍加分析,就知道“钱多后台硬”一说经不起推敲。在当时已经被众人围观、砸车的情况下,除非心智不正常,毕娇断不会说出如此挑衅的话来。26日,针对网上传言,当地公安部门公布了毕娇的社会关系,并无高官背景。毕娇本人也通过媒体“喊冤”。这虽属一面之辞,但至少也值得人们去思考和重新判断事实的真伪。然而依然没有多少相信,甚至成了新的舆论批判的靶子,被怀疑是官方有意庇护。有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集体无意识下,“钱多后台硬”持续发酵,聚集了更庞大的围观者。

 

从“坏消息综合症”的将信将疑,到主动制造传播谣言的笃定和决绝,隐喻着这样一种社会变化:在一些人看来,这个社会是无比糟糕的,满世界都是权力耍横和“拼爹”,所以他们不相信法律和社会,不相信事实与真相,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内心,但凡遇到点可以借题发挥的事情,便用自己的极端方式来处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往往内心都充满一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正义感,认为自己只要站在权力的对立面,只要高举着伸张正义的旗帜,便不管手段如何,都是绝对正确的。充当“正义卫士”当然很容易,但这个逻辑的最大漏洞在于,你连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都可以随意伤害,连诚实这个做人的底线都不能坚守,拿什么去伸张正义呢?

 

这个社会固然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般美好,但也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么糟糕。这个社会固然有许多“后台”,也有很多人因为有“后台”而嚣张跋扈,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四面楚歌,把每一个可疑者都当成假想敌,甚至去制造假想敌,试图营造一种抨击权贵的虚假幻觉中,表现自己的反抗精神和存在感。这不会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而只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糟糕。因为谎言不会生产出公平与正义,只会让社会互信流失,这比“后台”更可怕。事实上,越是在社会不那么美好的时候,作为个体越是需要守住底线,越是需要理性和辩识力,越是需要审慎地作出判断。守住一点真相,就守住了一点阳光,这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力量。

 

http://news.sina.com.cn/c/2013-05-30/02592726116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