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席地而睡的人们一个可期的中国梦

(2013-04-19 00:29:26)
    这是一则名为“午休的工人”的图片新闻。图片中,两位老人也许太困了,就直接躺在地下睡着了,从他们衣服上的泥点可以想象,他们刚从建筑工地辛苦归来,困意上来,于是枕着烟盒,就那么沉沉地睡着了。网友感叹:中国梦,有时候只是小小的一张床。(《河南商报》4月18日)
    图片中的两位老人均已头发花白,看年龄应该都在五六十岁上下。这个年纪,本应在家中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而不应该从事建筑工这样繁重的体力劳动,更不应该睡在布满灰尘的水泥地上。没有人知道他们出于什么原因外出打工,但人们清楚,这个觉睡得一定不踏实。
    这张图片引发网友的强烈共鸣,盖因为它像是一个巨大的隐喻,提醒着人们去正视那些大多数时间内不忍正视的现实。平心而论,“午休的工人”所描述的场景,在现实中并不罕见,两位老人代表着一个庞大的群体。但或许是因为我们平时没有把过多的目光停留于他们身上,所以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审视一张图片的时候,内心才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差感。我们有太多光鲜的数据,有太多令人自豪的发展成果,但我们的身边也不乏“席地而睡”的人们。他们努力而勤奋,却没有换来劳动者应该有的尊严。
    我不想做过度的阐释和无谓的煽情,事实上于两位老人而言,这或许只是平日里再寻常不过的一个举动,但不该忽视,只要这个社会还有“席地而睡”的人,那么所谓的发展就还是不完美的。没有人愿意“席地而睡”,在这个表象的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譬如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劳动者权益保护不足,以及福利保障机制的不健全。
    网友感叹:中国梦,有时候就只是小小的一张床。这句话无疑是这张图片最贴切的图说。中国梦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其实就是每个人的梦想的叠加。只有当每一个中国人都心怀梦想,并且有信心实现的时候,中国梦才不会遥远。必须承认,由于智力发展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以及机会的不同,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梦想,有的人梦想成名成家,有的人梦想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而对像图片中两位老人这样的社会底层群体来说,他们的梦想或许只是想睡觉的时候有一张舒服的床。这梦想渺小而卑微,却真实而具体,代表着一个社会的底线,也代表着一个社会的良心。
    如果把一个社会比作一只木桶的话,那么决定这只木桶的道德容量和发展容量的,永远是最短的那块木板。给席地而睡的人们一个可期的中国梦,事实上也是实现中国梦最基本的路径和最初的出发点。而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决策者目光向下,更多地关注那些社会弱势群体,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为他们搭建一条改变现状的道路,也需要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公平而温暖,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心都保持一种痛感,以及对他人尊严的一种敬畏。因为我们深知,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势,不仅在于经济的弱势和发展的弱势,更在于权利的弱势和表达的弱势。就像图片中席地而睡的两位老人,他们根本无处诉说内心的悲凉,那么谁来充当他们的代言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