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好事很难”对道德的伤害不亚于冷漠

(2011-10-20 21:29:31)
标签:

杂谈

顽强撑了7天,2岁的小悦悦病情昨天突然恶化。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表示,会不惜人力物力全力救治小悦悦,但他们没有进一步透露病情。昨天下午,悦悦的家人说,经过医生抢救,目前悦悦的伤情趋于稳定,家属没有收到病危通知。而陈阿姨因不堪媒体轮番围攻和各方慰问,表示压力很大,想恢复平静的生活。(云南网1020

18个冷漠而过的路人已经沦为千夫所指,而唯一扶起小悦悦的陈阿姨的情况,似乎也好不到哪儿去。起先是有人质疑陈阿姨在做秀,非议声暂平之后,媒体的轮番采访和各方慰问又纷至踏来,不堪重负的陈阿姨只得搬回老家,并表示“做好事,我觉得很难!”

“做好事,我觉得很难”这句话,我觉得不仅是陈阿姨对平静生活被打破后的一种排斥和反感,更是对自己被过度拔高后的所表现出的一种不适应。正如陈阿姨不止一次地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平常人都会做的事,她最大的心愿是小悦悦早日康复,也希望生活能恢复正常。做了一件平常的事,希望获得正常的生活,这是一个普通人再朴素不过的生活逻辑,但当这种逻辑被外界扭曲之后,被干扰的不仅仅是陈阿姨的日常生活,还有她内心的宁静。

但在当前的道德状况下,这种宁静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啊。小悦悦事件击中了当下最为热点的道德话题,而作为事件中的关键性人物,陈阿姨无疑是个绝佳的新闻素材,媒体希望从对她的放大中获得某种意义。而对官方而言,陈阿姨的出现,对18个冷漠路人所呈现的整个社会的道德沦陷起到了一种恰恰到好处的弥补功能,以此可以证明我们的道德现状还不至于如想象中那么不堪,尤其是通过陈阿姨的大力宣传和表彰,官方可以从某种尴尬境地中巧妙脱身,“佛山人没有那么差,18个路人不能代表整个佛山人民的文明水平!”

陈阿姨为什么感到“很累很累”?因为陈阿姨实际上一直处于一种被无度索取的状态,各方诉求都想从她身上得到实现,而陈阿姨身上并没有多少意义可以挖掘,她一个人也无法承载起整个道德的重负,说到底,她不过是“做了一件平常人都会做的事”,只是因为我们道德底线的严重下滑,才凸显她的卓而不凡。说得残忍一点,此时的陈阿姨不过一件道德工具,各色人等都在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来阐释她解剖她。这种的一种身不由已,我相信任何人都会感到惶惶不安。

 

小悦悦事件引发了对道德问题的全民大讨论,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似乎偏离了方向。冷漠固然成了冷漠者的墓志铭,但道德却没有成为道德者的通行证,相反,成了一副无法卸下的沉重十字架。在笔者看来,“做好事很难”对道德的伤害,决不亚于冷漠。对个体而言,“做好事很难”无形中已经抬高了做好事的门槛,当我们面对陈阿姨相同处境的时候,自然会在内心掂量,做一件平常之事,是不是会发生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事情?这和“做好事被诬告”一样,都是一种道德风险;更重要的是,无论我们怎样焦虑,道德的进步总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急功近利,则欲速不达。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么对冷漠者千夫所指,要么对普通的的行善之举过度追捧。渴求一份正常的生活,同时守护住心中的小小善念,去做“一件正常人都会做的事”,或许才是真正通向道德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