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诚可贵,刷漆有瑕疵
(2010-09-24 18:37:58)
标签:
杂谈 |
种树诚可贵,刷漆有瑕疵
吴龙贵
好事不大出门,坏事常传千里。不知最早是谁的发明创造,反正“荒山刷绿”已经一刷天下知,以至人们看到紧挨着昆明市广福路的采莲河边绿化带里,累计有21棵树被刷上了绿色油漆,就发自本能地好奇,“是不是在搞面子工程?”(昨日《春城晚报》)
http://ccwb.yunnan.cn/html/2010-09/20/content_205507.htm
这当然是个误会。记者打听后得知,原来这些树是附近小区居民自己过来种的,刷绿色油漆是为了做记号。但误会本身,多多少少可以表明一种态度,种树,挺好的事,刷上油漆就让人觉得有些别扭了。
相信没有人会反对居民种树。在钢筋水泥混凝土包围的城市里,养花弄草并不希奇,种树就比较奢侈了。住在绿化带附近的居民有机会种种树,还是一件比较让人羡慕并且很有意义的事情。每年植树节的时候,许多单位也会组织职工去植树,但这种“被组织”的行为,常常是效率不高的代名词,远不如人们自发动手来得有价值。
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志》的最后一句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每每读到这里,我都感动莫名,以物喻人,以景抒情,质朴无华的字句里,饱含着对至亲之人的至深情感——扯得有些远了,我想说的是,种树并不是一项单纯的体力劳动,也应该浇灌着种树人的某种情感。
居民表示,“小区空间小,没地方种树,就选择到公共绿化带种树,一来可以美化公共环境,二来长大了以后好移值回去。”显然,他们是把这些树当成私有物来种的,刷上绿色油漆也是为了表明“此树是我栽”之意。我倒不反对带着某种功利化去种树,不管怎么说,多种一棵树,对我们的环境总是好的,但我总觉得,这种“绿色”的事情,为什么不能用更为绿色的方式去实现呢?以此来看广福路绿化带里那21棵披上“绿装”的树,总是不免让人感觉有一丝瑕疵。于树而言,刷上的绿漆让其失去了原生态之美,倘树有灵性,想必也会不乐意,于种树者而言,这恐怕也与“美化公共环境”的初衷背道而驰吧?
其实我很怀疑,为什么树长大以后非要移栽回去呢?人挪活,树挪死,移栽的成本是很高的,莫非当初种下的就是大衣柜?我更想说的是,给树做记号的方法有很多,何必非得用刷绿漆这种虽然方便却不环保,虽然醒目却也刺目的笨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