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办高校宜降低学费”是个伪命题

(2008-05-30 11:25: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民办高校宜降低学费”是个伪命题

《2008中国民办高校评价研究报告》近日正式出炉,报告呼吁:民办高校应适当下调学费标准,本科专业收费1万元较为合理;民办高校应降低本地生源比例,改善生源质量和生源结构,拓宽办学视野。(《中国青年报》5月28日)

报告显示,我国民办高校人均学费是公办高校的两倍左右。从这样的横向比较来看,的确,民办高校的学费是相当高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目前我国的公办高校的学费已经很让人侧目了。排除财政教育补助的因素,说当前高等教育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玩得起的游戏,想必是能够引起共鸣的。

但就民办高校来说,学费高并不是降低学费的理由。道理显而易见,“民办”已经点出了问题的实质性所在,民办高校的主体是民间资本,而是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它既不占用国家资源,自然也不必听命于行政指令,或者学术机构的建议。对民办高校的管理者而言,他们就是在经营一种特殊的产业,讲求的是市场机制下的自负盈亏,风险与利益共存。就像任何人都不能对某家民营企业的产品定价横加干涉一样,民办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也应拥有绝对的主导权。

事实上,民办高校市场目前也算是充分开放和竞争激烈的一个领域了,大可不必担心高学费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民办高校也不会任性到哪里去。因为市场会自动调节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譬如生源可以实现“用脚投票”的权利,师资力量雄厚,牌子过硬的民办高校,学费即便高点也属人之常情,相反,你办得不好还肆意定高价,怕是只会落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后果。

当然,这并不是说民办高校不需要管理。不能否认的是,目前民办高校存在着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现象,教育又是一种特殊的产业,需要通过行政力量来加以规划和管理。但着眼点不是具体到学费该定多高,而是通过法律和制度的架构,创作一个能使民办高校良性运行和发展平台和环境。

报告中提到“虽然我国民办高校国家不投入办学经费,但成本控制比公办高校更具优势,比如教学设备利用率高、科研投入少等。民办高校要体现出公益性办学宗旨,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应该尽快调整学费标准。”这就有点没道理了,第一,如果“成本控制比公办高校更具优势”成立的话,也是民办高校自身努力的结果,现在反成了降低学费的口实,明显不公平;第二,“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和调整学费标准之间的关系,想必大家都是清楚的,但我们并不能因为公益性就苛求民办高校舍弃其它的正当利益诉求。倒是值得反问的是,公办高校何以成本控制就不如民办高校?

考虑到这份报告是由民间机构编制的,我不想过多苛责。但有一点应该清楚,对于民办高校我们应该多一份宽容和开放,尊重他们的独立自主性,相反,专家学者和相关机构,倒是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公办高校上,毕竟公办高校才是高等教育的真正主体,并且它们占用的是公共资源,是纯公益性的。

新闻链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5/28/content_220046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