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把“身份”置于生命之上

(2007-01-16 19:44:34)
不能把“身份”置于生命之上
 
1月9日,中国贸易报山西站记者兰成长在大同市浑源县一煤矿被不明身份暴徒打成重伤,送院第二天不治身亡。此事在网上记者圈内广为流传,经记者多方核实,证实了兰成长被打后死亡的消息,但兰本人是不是记者,报社和山西方面有不同的说法。中国贸易报社表示兰成长是该报社临时聘用记者,要为其维权,而大同方面却否认兰是记者。更有人称兰是因敲诈不成被打死。(《南方都市报》1月16日)
 
围绕着兰成长的真实身份问题,相关当事方各执一辞。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争执,这起并不离死的暴力事件才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然而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不管兰成长是不是记者,他被殴打致死的事实都证明这是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也不管他是因正常的采访还是因敲诈不成被打死,调查真相捉拿凶手都是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
 
为什么大同方面对兰成长的记者身份如此敏感而重视?显而易见,在他们的认识里,兰成长“是不是记者”远比他的死亡重要得多。倘若他的记者身份被证实,那么随之而来的,是媒体的高调介入,公众的热切关注,上层的种种压力,事态将逐步升级,性质将更加恶劣。而一旦他的记者身份被否定,事情将变得暧昧起来,种种说法都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消影于无形。
 
不知是该庆幸还是不幸,在舆论监督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的现实背景下,“记者”似乎是一种强势的符号,从这起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之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一个人的“身份”被置于生命之上,决定着他死后会遭到不同的待遇时,是法治的不幸,是社会的不幸,也是道德良知的不幸,我们应该为此感到一丝悲凉。可以预见,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兰成长的死极有可能在口水纷飞中变得微不足道,甚至于会无辜地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个体的关注,我们会发现这起事件自始自终充满诡异。首先是该起事件发生后并没有媒体进行报道,最后还是由网友在天涯发帖才为公众知晓。其次,在事情发生后不久,大同市就迅速发布了《大同市打击假报假刊假记者专项行动通告》,目标直指所谓的假记者借采访名义创收行为,暗合了兰成长是因敲诈不成被打死的传闻。抛开事实层面不谈,对大同方面这一系列出人意料的动作,公众有理由提出这样几个质疑:一,真记者还是假记者,是不是能由大同市一方来认定?二,为何不去反思大同市假记者多的根源,而是打击假记者?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兰成长在煤矿被不明身份的暴徒殴打致死的事实,是不是都预示着一些黑幕的存在?
 
目前凶手还未抓获,案件正在侦破之中。我们期待着真相,期待着一个合理的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