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众从“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品出什么滋味?

(2006-12-09 15:04:25)
分类: 时评
公众从“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品出什么滋味?
 
将于2007年1月1日施行的《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出差人员要按照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凭据报销城市间交通费。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自理。(《中国青年报》12月8日)
 
包括差旅费,公车费等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消费性支出,一直以来就居高不下,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严重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此背景下,出台一个具体的管理办法,对公务人员的差旅费实行制度性的约束,试图改变目前混乱的使用现状,本来是一件深得民心的好事。然而细细品味这份规定的具体内容,却让人读出了几重别样的滋味。
 
第一重滋味:官越大,越会享受。一语概括这份《管理办法》,其实就是按照官阶的高低来享受不同档次的交能待遇,譬如副部级坐飞机是一等舱,司局级是二等舱,而一般人员是普通舱。虽然我们都知道一直以来习惯上就是这样实行的,但如此赤裸裸的明文规定,还是不免让人感到分外刺眼:官大不代表贡献大,凭什么屁股就那么金贵?说到底,差旅费是从公共财政中支出的,既然都是为公务,还要分出个三六九等,就不仅名不正言不顺,还难免有追求享受的嫌疑。
 
第二重滋味:官位越高,离群众越远。前不久,重庆市交管局领导挤公交尝百姓疾苦的事曾引起公众广泛的争议,有领导坦言:“说实话,老百姓坐公交车上下班,真的是不容易。” ——一个小小处级干部都到了要靠挤公交车才能尝百姓疾苦的地步了,可想而知,那些连出个差都要刻意讲究一下规格的部级局级高官们是如何感知群众冷暖的。想想焦裕禄徒步走遍兰考的所有村庄,想想温总理视察工作时常常停停走走,这个《管理规定》不禁让人一声叹息:这是在鼓励高官们越“飞”越高,离群众而去吗?
 
第三重滋味:浓重的封建气息。我国封建时代讲究尊卑有序,等级森严,这一点在官员们身上表现的尤为强烈,譬如官员的服饰,出行的排场和坐骑都是严格规定的,稍有触犯便是不敬之罪,重者处斩。看来,这股遗风现在还尚存。或许,从此以后我们可以这样来区别领导的级别:在一等舱遇到的政府官员就是副部级,二等舱遇到的是司局级……不知道这对高官们来说是不是一种荣誉,但对我来说,感到的一丝苦涩和无奈。
 
不久前,有关公车改革的争议中,有人就曾发出过有力的质疑:为什么真正办事的人车改补贴少,而办事少的人补贴却多?事实上,此次差旅费的新规定道理也大抵相同。我们必须认识到,差旅费是为公务人员办公而支出的,不是为观光旅游而支出,交通工具也仅仅是交通工具,而不是个人身份的标志。厘清了这一点,才会发现即将出台的这一《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问题所在:它只是表面上使差旅费管理从无序变为有序,但实质上并没有改变差旅费使用上的混乱局面,使之回归到符合行政为民的轨道上来,只是以一种不公平掩盖了另一种不公平而已。
新闻链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12/08/content_160261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