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这个冬天老冰棍,老味道,老感觉

分类: 散文散记 |
老冰棍,老味道,老感觉
文/图
当然,最火的是中央大街,只要你去了这条中外有名的步行街,你看吧,一条街都是人串子。花了呼哨的大街,都处都充满着南腔北调的口音。中央大街小吃多,最让南方老客嘴馋的是充满老街老味道的哈尔滨冰棍,那奶油味和冰的融合,一口浓香,香飘万里。
提起哈尔滨的冰棍总是让人难忘,最早的香坊冰棍最有名,到后来的大脚板,南极冰棍也响当当的,至于现在中央大竺卖的马迭尔冰棍和华梅冰棍是沾了为中央大街这条老街的光才火的,其实,在哈尔滨人眼里,不如香坊冰棍有名。
记得小的时候,卖冰棍的老大娘总是串街走巷,三分,五分,不停地叫卖,孩子们手上捏着钢镚,从家里一溜烟跑出来,老大娘笑呵呵的把冰棍递给孩子,那种感觉成为那个年代一代的记忆。
冰棍在中国人的记忆里是一种童年的温馨和美好,记得我小时候是吃不起冰棍的,一年最应该享受的季节是春天开化的时候,门前的房檐上总是挂满晶莹剔透的冰柱,总是忍不住用棍子划拉下来,兄弟姐妹们分享着吃冰棍的欢乐,成了最惬意的时光
。
那个时候,一到开运动会,孩子们最高兴,大人们总是给孩子们一些零钱,让他们买一些三分五分的冰棍,最实惠的是一种叫白板的冰棒,解渴,便宜,我最喜欢。
上中学的时候就有雪糕了,雪糕绝对是孩子们的奢侈品,大热天两伙同学打篮球,谁输了,买雪糕,那个时候就往死了吃,直吃得翻白眼,浑身冒凉风。
记得当年在黑龙江边境的一个小城读师范,那个时候已经成为棒小伙儿了,有一次班级打篮球赢吃冰棍的,那个时候冰棍已经有了花样,绿豆糕,红豆糕是大家最爱吃的,记得有一次赢得比赛,吃了8根红豆糕,那个夏天一见冰棍就打颤。
把现大家在大家玩,仍然把冰棍赌在输赢上,无论是同事三扣一,还是江边去野餐,都少不让冰棍来凑个热闹。
我家楼下每天都有一伙打麻的闲散杂人,每当摸了宝中宝,就高兴地炸了锅,围观的人也跟着起哄,把赢来的钱
,抽出一张,很得意说,“20根“老味道”。”
近些年冰棍的品种多了,样子也花哨了,但是,价格也涨猴了。
两元打底,中央大街卖到5元一根,本地人知道是宰南方老客的,他们从来不在这一条街上买,外地人疯了一样,抢着买,之后就是摆pose,自拍,发朋友圈,反正来一次哈尔滨贵就贵吧,尝一尝,挺好。
我多年不吃这玩意了,奶油太浓,吃在嘴里甜得腻乎的,总感觉不是当年那个味道,那个时候的大冰棒,三分五分,大雪糕,一定没有现在的好吃,但是对于我,还是老味道的好,能吃出感觉,能吃出回忆和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