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的战车(2)被当兵

(2012-05-11 08:29:26)
标签:

陆庄

恒山

宋体

小翠

四书五经

分类: 小说连载
2
  
  淮生过了木桥,到了陆庄,本想到小翠家躲一下,可一想,一是他冒然去躲一阵好不好,二呢,要是被人家告发了,小翠一家还要受牵连。
  他路过陆庄,没有去小翠家。其实,到目前,虽然十八了,他还没主动和小翠说过话。
  虽说,双方父母都作了主,但他们之间还是不可能有单独的机会走得太近。
  他和小翠的哥哥恒山走得更近,交往也更密切。恒山比他大二岁,今年20岁,因为是家里的独子,征兵就免了。但恒山不只一次和他说过,他想当兵。只是父亲不同意。
  每次,他去小翠家,明了是找恒山玩,暗里当然有看小翠的意思。但每次来,小翠总是躲到屋里不出来。有时,到了吃饭时,她把饭做好,也就一边去了,父亲叫她过来,她也不过来。
  等到了十七八岁,小翠出落成了大姑娘,团团的脸白白静静,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招人喜爱,身材和曲线都散发着成熟女人的青春气息。
  后来,我多次问母亲,和父亲有没拉过手,或有没有过亲密动作,母亲总是说,那个年代不象现在电影上表现的那样,家教是很严的,也是很封建的,别说手没拉过,就是说话也很少,打个招呼就算不错了。
  我也总想写点父母在我们这个年龄一些浪漫的事,但是,他们的青春就这样过来的,战争年代,没有花前月下,更没有小边长亭外,我也没办法编太多离奇的故事。
  母亲说,一直到你父亲参军,第一战役结束,在离家乡不远的小东庄驻军休整,母亲才在奶奶的带领下去了见父亲。
  7月正是玉米疯长的季节,玉米都出一人多高,淮生躲在玉米地里一天了,困了就睡在垅沟上,渴了就肯青包米,饿了就吃点煎饼。到了晚上,天下起了小雨,尽管是七月天,一阵紧似一阵的毛毛小雨在玉米地里荡来荡去,还是让淮生有点发抖。
  他把玉米揣倒,堆在一起形成个小窝棚钻到里面避雨。他在里面蹲了一夜,就有点熬不住了,第二天好不容易挨到晚上,淮生打算回家搞点吃的再说。
  其实,他也想当兵,男子汉吗,总得闯一下。但是,他的弟弟还小,支撑不起这个家。父亲作为乡里的穷秀才,早已经破落,要命的是,父亲从小就没干过一天活,早年家境好,雇工,后来,粮食欠收,连连征粮,父亲就卖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再后来,仅剩几十亩地的司家再也雇不起工,二哥和淮生成了主要劳力,从种到收,里里外外,这个时候,父亲也没有能力办学赚钱,整天钻到书堆里读书,一天一天不出屋,油瓶倒了都不扶一下。
  小时候父亲办学,淮生还跟大哥陪读,学了几天四书五经,大了,家里没条件了,他再没有机会上学。不过,业余时间,他还是喜欢读书,淮生父亲读过的书,他也偷偷拿出来读,特别是放牛时,他会把大部分光阴消磨在读书上。
  读书成了淮生一生的爱好,至今不改,母亲也常说,你爸一天离开书本也活不了。至今,我还是每年给父亲买书回家读。父亲读书的习惯也影响了我。
  淮生是晚上天黑才敢摸进庄的,母亲又惊又怕,赶紧给儿子做饭,说,明天一早就去汤庄他的一个远房姑姑家避几天,过了这阵子再回来。
  淮生说什么也不想走了。
  “当兵就当兵,有什么啊。”
  “明天我去报名。”
  刚端起饭碗,村征兵小组司学礼带人来了。
  司学礼对淮生的母亲说,老三不去,就老四去,你们全家合计,指标下来了,我也没办法,上边交待了,你家得出一个。
  就这样,淮生跟着征兵人走了。
  母亲大哭,淮生反而很平静。
  淮生走时,只一身四季都穿的破衣服,母亲说,拿点钱做一套新的吧。
  司学礼说,部队发军装,不愁吃穿,参军光荣。
  母亲回了一句“那你怎么不参军?”
  司学礼前些年每年征兵都出去躲,一直躲到28岁过扛了才回来。现在人模狗样的当上了村征兵小组的组长,而且十分卖劲,模底、排查、动员、抓人,弄得村上人都恨他。
  后来,新兵集中到区里,淮生才知道,这批征兵村里共5人,有司庄的三刚子,二胖子,有许庄的大志,还有陆庄的陆恒山,怛山早几年就想当兵,他总说,男儿当战死沙场,或成就功名。他不愿意就在村里这样一辈子。
  新兵在区里集中三天,区长讲话,都是一些打仗光荣之类的好听话。
  第三天,换了新军装,会了餐,他们几个就把司学礼约了出来道别,在沭河边,他们把这个狗东西好顿打,之后,推进河里,司学礼在河里大喊大叫,新兵们也不理会,之后,开怀大笑而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