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远行(二十七):雾锁大七孔

标签:
大七孔神力大小七孔奇特性世人喀斯特旅游 |
分类: 一个人的旅行,用记者的眼睛看 |
从巴马出发,经金城江就告别了广西,第一站是黔南州的荔波县。提起荔波县没人知道,提起南方喀斯特为代表的茂兰风景区,业内人人士怕是都知道。
往在荔波都在晚上17点多了,图个方便,就在汽车站附近找了个30元的小旅馆,条件差的没法说了。
荔波有什么呢?出了旅馆,打算去找当地小吃。一出门,迎面的转盘道上的大宣传牌上有介绍了茂兰喀斯特风景区。
有小吃的地方是在一个小吃广场上,去的时候约7点多,没什么人。一条街,十家烧烤。
我一闭眼睛就走完了,又是回来,在一家烧烤那坐了下来。要了一盘烤肉,喝了一瓶啤酒,一个人悠悠地消谴着时光。
反正也是没事,就边吃边看着街上的行人。
荔波很安静,就是在晚上也不像哈尔滨到处都光着膀子吃烧烤的男人。到底是小城,到个都悄手悄脚的。
回去后,早早睡了。
第二天就坐了小巴去了大七孔。
一般喀斯特在世人眼中的颜色,也就是岩石的颜色——灰色。1975年,在贵州与广西交界的荔波县茂兰地区,发现了面积达二百平方公里,集中连片、原生性较强的喀斯特森林。这一发现,使得喀斯特在世人眼中的颜色由单调的灰色变成了——绿色,于是世人称其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贵州荔波是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处,曾入选“中国最美十大森林”。
大小七孔景区,代表了茂兰喀斯特风景的精华。景观峻险神奇,气势雄伟磅礴。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体、尤其是风神洞、恐怖峡、地峨宫景点,洞中有瀑,瀑下有湖,湖上有窗,阳光投下形如日月星斗,极富惊险性、神秘性、奇特性。
高百米、宽数十米跨江而过的天生桥被专家们誉为“大自然神力所塑的东方凯旋门”,观之令人肃然起敬,为大自然巧夺天工之神力报折服。
大七孔桥:又名双溪桥。在王蒙乡孟塘村附近的打命河(又名孟塘河)上,有大型石桥一座,七孔,高7米,宽4.5米,长35米,横跨东西。修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落成于三十年(1850)为阁邑绅民所建,称万善桥,后因桥被洪水冲毁一孔,交通中断。清光绪三年(1877),重修复改名双溪桥。是解放前荔波县境内第一大石拱桥,近代通往广西南丹县的重要桥梁。
现今通向小七孔的公路通过桥上,是旅游区的重要桥梁和景物之一,桥畔有《双溪桥序》石碑。又因大桥有七孔俗名大七孔桥。
新七孔桥,老七孔桥已经负载不了现在交通,这样就建了新七孔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