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来情去,孰重孰轻?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2010-02-27 19:35:23)
标签:
婚姻叙述视角情妇轻与重托马斯杂谈 |
分类: 书事影事 |
情来情去,孰重孰轻?
---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30多岁时读的,但那时,除了对小说的叙述视角着迷之外,对其中的思想并不了解多少。近日又看了一遍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对这部小说想说点什么了。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有一天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丽莎,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此后两人没有再分离。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里的快乐,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后来他们死於一场车祸。
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一,也是特丽莎妒忌的对象。萨宾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於虚无当中。
什么是是生命中的轻与重,这好像是一个哲学话题。小说告诉我们如果你享受了快乐,找到了感情的寄托,就是轻,就是快乐,但是你却要承受感情的重荷,违背道路德的折磨。相反,你要是死守婚姻之重和责任,你就会没有人的本能那种快感和轻松。
从易经角度来看,乾坤两褂是事物的两极,只有乾坤互补,相推相让才能达到平衡。婚内的忠与婚外的情,其实是在走钢丝,谁又能很好地找到平衡呢?其实小说告诉两个方面的事儿,托马斯是一个喜欢玩的主儿,可能天生是一个情种之类的东西,为了怕玩得沾了身,怕小三小四贴住,还制定了游戏规则,本以为这样,他就会玩得很惬意。但是,自从他遇到特丽莎情况就变了,他也想玩玩,没想到,他玩走了火,而且深陷其中。托马斯为了逃避,去了瑞士,但是,挥手告别的不是一片彩云,躲掉了人却躲不过感情,为了爱,他又回国去找了她,最后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本以为玩玩,却又当了真。
小说中另一个重要人物萨宾娜呢,和托马斯一样,她把一切感情都看轻,在她看来,人生没有什么真实感情而言,她即不看重感情,也不看好结婚,但是,到最后,她还是什么也没得到,也不快活,看起来,她“轻”而实际上活得也很累。
这也许是世间男女永远无法解决的命题,在原著里面,“托马斯突然想起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的假说: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另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我也曾有一句名言:其实,与其是说我们在寻找爱情,不如说,我们永远在寻找我们自己的另一半。
世上,你遇到的那个人,不一定是你真的想要的那一半,但可能你得结婚,结婚其实更像是一对亲人在一起搭伴过日子,而不是在寻找浪漫。
而你在苦苦寻觅中,也许,在黄昏人约后的某个夜晚,在雨后的白桦林中,她灿烂微笑地向你走来。
与她交往的点点滴滴你会永远会在你的记忆中,把这种美好的影像放到你心田中最隐秘的地方,或许,在某个伤心的夜晚,你会一次次反复地翻晒。不经意间偷偷地把无声的泪水滑向枕边。
第二天,你会像发条一样,奔向新的一天,面对人生的沉浮和烦恼你一依旧去争去抢。
爱情也许永远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顶多是你烦了时的麻辣烫。
但是面对婚姻的锁链,有谁不会在无人的夜晚,不发出一声声叹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