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龙江日报《沿边行》之十四:犹太州有个“宋爸爸”

(2009-09-14 14:38:24)
标签:

商德

黄瓜

大棚

农业开发

李飞

俄罗斯

杂谈

分类: 图片新闻

黑龙江日报《沿边行》之十四:犹太州有个“宋爸爸”

 宋焕发捧着自己辛劳换来的奖状喜笑颜开

本报记者 司汉科摄

□宋清祥 本报记者 李飞 司汉科 张平 谢平

  9月7日,记者一行从伊春驱车200多公里到嘉荫县采访。晚饭唠起对俄农业开发,口岸办负责人对永兴实业有限公司颇多赞誉。

  第二天,这家公司的老总宋焕发如约而来,64岁的他精神焕发。

  1998年,这位粮食系统退休职工看好俄罗斯蔬菜市场,加之在边贸公司工作的儿子俄语呱呱叫,就招募20多位伙计,踏上了俄罗斯犹太州的土地,落脚距首府比罗比詹市130公里的斯米多维奇区巴拉基站村。该村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中方出技术、人工,俄方出土地、机械,合作承包了该村鸡场的一块耕地,种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由于品种不对路,没见回头钱。第二年种了四五十公顷菜,又赶上卢布大贬值,10万元净利打了水漂,还倒贴20多万。第三年,扣了十几个三面取暖的大棚,甘蓝、西红柿、黄瓜品种也整准了,掏上10来万元。

  2002年,合作方鸡场倒闭,老宋单独包地,扩建大棚20栋,还种了30多公顷大地蔬菜。今年,又以每公顷150元的价格,耕种了270公顷大豆。尽管春寒、夏涝、低温、寡照连成溜儿,全年纯收入还能保证40多万。

  跟老宋出国种菜的20多人,有农民,也有下岗职工。他们每年4月出境,11月初回国,7个月收入1万多元,种菜高手能收入2万。出国前,老宋必定和大家“约法四章”: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民族习惯,不许说脏话、随地吐痰、扔烟头,和异性交往不许出格。必为、不可为泾渭分明,日子一长,当地人自然接受。

  老宋讲商德,种菜、经营以实打实,绝不掺半点假。肥料使用鸡粪、猪粪,农药你咋定我咋用。有关部门上门查验,每次都是“哈拉少”。犹太州主管农业的副州长,每年专程来检查关乎20多万人的“菜篮子”,一次比一次放心。老宋种的菜品质高,叫响犹太州和菜田45公里外的哈巴罗夫斯克。这边时常供不应求,那边足斤足两。早黄瓜一上市,最高价每公斤24元,收入最高的一天进账2万。 

  老宋朴实,人缘好,犹太州上至副州长,下至全村几千口老幼村民,都和老宋的儿子一样,叫他“宋爸爸”。这位“宋爸爸”也真送。农忙时节,当地中学上门开展课外劳动,即使拔拔草,临走,老宋都要给学校带足最新鲜的蔬菜。养老院、孤儿院搞活动,当地欢庆节日,老宋肯定到场,不是赞助钱就是拉去一车菜。父子俩到犹太州移民局办事,从头头脑脑到跑腿学舌的,人手一份时鲜蔬菜大礼盒。在当地,几根黄瓜、萝卜的售价和很贵的猪肉划等号。

  在一些犹太州百姓看来,这群中国人不远万里来吃苦,他们在中国的生活一定很贫苦。老宋嘴上不说啥,心里可明白。2007年以来,他两次邀请当地合作伙伴来嘉荫,实打实亮“家底”。结果,他们回国后就“开锅”了:“谁敢相信,中国人生活这么富足。”犹太州电视台多次报道,给老宋免费打广告。3年前,时任省长张左己出访俄罗斯,途经巴拉基站村,专门看老宋的大棚蔬菜,连连点头称道。

  没用国家一分钱,如今,老宋赚下一个不小的家业:汽车两轿两货,德国和俄罗斯产大胶轮5台,国产手扶拖拉机3台,全套大豆生产农机具。“这些家什200来万,明年就上康拜因。”递给记者一根“红塔山”,老宋很自豪。

  过几天,老宋就要过江到俄罗斯收大豆了。问起这些年累不累,老宋还挺“讲政治”:“我连年被县里评上赴俄农业开发带头人,谁到俄罗斯种地,每年县里还给1000块钱补助。这么好的政策,我‘塌腰’了行吗?”

                         

     记者手记

做个好人好好做人

□李飞

  从出国前的“约法四章”,到对“商德”的思考,再到“我老宋在国外靠啥立足,又拿啥创业”的反问,采访老宋,记者倒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俄罗斯人挺挑剔,老宋为啥吃得开,玩得转?

  其实,老宋的诀窍很简单:做个好人,好好做人。除此之外,再有实力,再有背景,再有头脑,在国外,你就是一个“四不靠”的老外。人家是否接纳你,还得看你能否做到“融”人家,进而长久地融入到其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去。

  敬业,业有成。利人,人相益。这个小小的道理,想必放之四海,皆为真理。

 

http://epaper.hljnews.cn/hljrb/html/2009-09/14/content_43797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