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龙江日报《沿边行》之十:边境线上“夫妻警务室”

(2009-09-09 23:16:07)
标签:

边境线

小两口

黑龙江日报

沿边行

宋建华

沿江乡

杂谈

分类: 图片新闻
边境线上“夫妻警务室”

                                   
http://epaper.hljnews.cn/hljrb/res/1/20090909/13051252451594529.jpg
小两口和他们的“夫妻警务室”。本报记者 谢平摄
http://epaper.hljnews.cn/hljrb/res/1/20090909/47881252451594545.jpg

  记者手记

  小小夫妻警务室守卫着边境线的祥和宁静,也演绎着小两口质朴纯真的情感故事。胜利屯村的“宋建华夫妻警务室”,是黑河边防支队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一个亮点,这种以居家办公方式为百姓服务的夫妻警务室,既方便了当地群众,又稳定了边防民警的军心。夫妻可以充分发挥双方性别、性格互补的作用,在辖区治安管理、人口管理、安全防范,特别是服务群众、调解纠纷等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优势。这种人性化的工作安排,确有事半功倍之效。

  

    □赵虹 本报记者 谢平 司汉科 张平

  

    孙吴县沿江乡胜利屯村,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胜利屯村这几年名气渐响,缘于两个亮点,一是农民怀揣护照过境种地,二是村里有中俄边境线上唯一的居家式夫妻警务室,也是中俄边防上首个以警官名字命名的社区警务室——宋建华夫妻警务室。

  2006年,黑河边防支队的基层派出所民警相继进入到辖区基层党支部班子担任社区、村支部副书记,并在社区或村中设立警务室。也是在这时,孙吴边防大队沿江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宋建华来到了胜利屯村开始驻村工作。

  宋建华2004年从黑龙江大学警官学院毕业,入伍分配到沿江边防派出所,担任胜利屯村、东霍尔莫津村等4个村的包片民警。四个村子顺着黑龙江一字排开,胜利屯处于正中位置,宋建华就把自己的警务室设在了这里。2007年,他的新婚妻子王艳杰以随军家属身份从呼玛来到孙吴。

  2001年王艳杰与宋建华相识,巧合的是他们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相恋多年聚少离多。2007年2月结婚后,王艳杰放弃了在呼玛县经营的商店,来到沿江乡。

  最初,宋建华的警务室设在了村民王学义家里。宋建华结婚后,王学义为小夫妻俩腾出一个房间当卧室,小两口把家安在了村里。王艳杰闲着没事,就帮丈夫做些抄抄写写的事情,慢慢地对警务工作也有了了解。王艳杰是个热心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总是出手相助,遇到邻里纠纷就从中说和调解,在村子里她算是个“外人”,可同样的道理在她口里说出来反而能让当事人信服。一来二去,村民有事情都愿意到警务室找他们小两口去解决,还推选王艳杰担任村妇女委员会副主任。

  宋建华包片辖区的4个村中有3个是少数民族村,满族、达斡尔族、朝鲜族、俄罗斯族的村民占很大比例。为了在工作中把握好民族政策,夫妻俩潜心学习相关知识,研究这些民族村的历史变革,依照民族风俗礼节和他们交往,赢得了村民们的普遍信任。

原来没有警务室的时候,村里经常丢东西,这让过境上岛耕种的村民心里总是不踏实。为了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宋建华在村里组建了义务护村队,每天带领联防员在村头巷尾巡护。经过夫妻俩的努力,辖区发案率明显降低,小偷小摸、坑农害农的事情近乎绝迹。

  2007年9月,胜利屯新建的村委会竣工投入使用,村委会专门为警务室准备了两个房间,一间做办公室,另一间是卧室。村民们一同帮着宋建华小两口把“家当”搬到了新居,还专门定制了印有“夫妻警务室”的牌匾挂在了门额上。

  小村庄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不大的警务室也略显简陋,但宋建华、王艳杰却在这里过着充实、温馨的生活。王艳杰说:“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那就是最幸福的了。我要多帮他做点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