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纪实 |
分类: 游在黑龙江 |
从过去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向森林进军,森林生态已经遭破坏
嫩江森林生态通过系统遭破坏大体上分三个阶段:
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向森林进军,就已经打破了千年的森林生态系统。
嫩江是松嫩平原与大兴安岭的交接地带,北部山区是大兴安岭的一部分,计划经济时,国家向原始森林要木材,那时,谁伐得多谁英雄,几十年间,“魏魏兴安岭,一片大森林”变成了荒山秃岭,原始生态被破坏,林地无法含养水分,造成旱灾不断,荒火连年。
二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再造黑龙江”给本以脆弱的森林生态再插了一把刀。
林区的连年砍伐,造成森林资源濒临枯竭,林业危机,职工危困,林业生产难以为继,职工工资长期拖欠。
1992年,嫩江县林业局为彻底扭转林场经济危困局面,提出了“打开山门,进军林地”,将全县速生丰产林前期整地任务向外全面发包,一场林场联手,加快向森林进军的“第二战场”,迅速在全县打响了。仅从1992年到1995年仅三年时间就整地2000多公顷,这一作法得到了当时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并作为经验在全省推广,也由此拉开了全省向森林进军的序幕,这一次“再造黑龙江”的恶果使全省林业至今没有缓过来。
三是取消农业税,农民直补后,毁林现象再度抬头,使林业危机已无还手之力。
嫩江县委书记王伟刚对记者说,2004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种地直补后,受利益驱动,见种地有利可图,嫩江县再度出现拱地头、扩地边的毁林狂潮。
要想开地就得毁林、就得烧荒,农民和干部打起了游击战,看都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