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在中国电信开放合作大会上,易信创始人丁磊称:易信注册用户数量已经突破8000万。
丁磊认为易信在功能上已经和微信存在差异化,原因之一是易信刚刚加入了“问一问”的模块。“问一问”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平台,由陌生人回答提问者的问题。
丁磊:“我建议你去试一试。问一问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嘀嘀打车。所有的人的问题是要一辆车要从A到B,所有接单的人都是三五公里内的出租车司机。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用在寻医问药,寻找保姆,你要有想象力,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很有信心。”
我试了试,体验很差,上面都是一些吐槽,比如“说说你身边奇葩的处女座朋友”、“如何更好得追求女生”,好多回复都为零,回答的质量很差。
丁磊是互联网的超级大咖,网易也是非常有产品经理感觉的公司,但是,从产品体验上看,易信跟微信差距太大。而且感受特别明显的是,易信是在用PC互联网的思维做一款移动产品。
这是没有办法的惯性,丁磊要想做好微信,要向张小龙学习3堂移动创新课,对很多传统企业拥抱移动互联网而言,也是3堂必修课:
1、不要那么重,能否轻一点。
“问一问”为什么说有很强的PC互联网思维,因为这个产品太重。我曾经做过问答产品,大家知道,一个问答类产品要想做的好,是一个运营很重的事情,比如要运营回答者、运营奖励体系、会员体系、投票体系等。在移动上,好的产品必须是很“轻”的产品,什么叫轻?就是一键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的产品。
比如,微信第一个杀手级功能,就是找到附近的人。再比如摇一摇、打飞机、微信红包,都是很轻的产品,但是加了移动、社交属性,一下子引爆市场。
我另一个朋友马蜂窝创始人的陈罡,马蜂窝是一个UGC的社区,但是他们第一个移动产品,不是马蜂窝APP,而是一个叫旅行翻译官的产品。很轻,很移动。
2、不要那么装逼,能否口碑一点。
目前来看,易信几个核心产品,都没有抓住用户的痛点需求,而是装逼需求。“发现”下面的几个产品最能体现易信的应用创新,有几个核心产品:第一是朋友圈,这是模仿微信。第二个是问一问,看起来很痛,但目前的体验来看,还是一个装逼产品。第三个是朋友地图,虽然很直观,但我实在不知道这个朋友地图能帮我实现什么目的,也是一个装逼型功能。
易信目前有8000万的用户数量,因为中国电信、网易都是流量大户,我想问的是,这8000万有多少是口碑用户?到底是什么产品来实现口碑。
张小龙说口碑为王,是小米的核心方法,也是所有移动互联网公司的第一方法,对所有移动产品,要拷问:口碑在哪?张小龙:"用互联网的网状传递效应来推动产品和服务。一个例子是一个小小的飞机大战可以引发一场手机游戏的风暴。我们处在一个人人互联的时代,如果我们能让一个用户说好,这个口碑就会传播出去。将我们的创造力体现在各个细节中。创意不是宏图大略,而在于我们每天工作的点点滴滴,用户都能感知到。"
3、不要老想搞大,能否把一个微创新点做到极致。
易信其实做了很多功能,做了不少微创新点,但都不够痛,比如,易信有免费短信、国际漫游电话,这两个功能是个痛点,但不是特别痛,特别是免费短信,因为运营商都有短信套餐,成本也不高,这个免费短信在实际上并不痛。
在中国电信的一堂内训课上,我曾经提过一个痛点产品,这个产品绝对痛,那就是:能否通过易信实现免费打电话。中国电信的同学连连摇头,说这个基本上等于自宫,不能干。其实,已经有不少产品实现这样的功能,比如Line。
还是张小龙的一句内部心法:“我们经常会在各种权衡中做取舍,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想,这个事情是不是从用户价值本身出发的来考虑的。如果我们想的策略和用户价值有违背,哪怕舍弃短期利益,也应该维护用户价值。”
易信因为是两个公司的混合型经营,还是做不到用户价值大于公司价值。
所以,你认为,上面哪一点是易信最大的门槛?
【史上最接地气的互联网转型课:微创新 小米的秘密2.0】5月24日-25日,微创新总裁营第十期。小米路由器唐沐 金错刀
小米用户体验总监、小米路由器负责人唐沐独家分享小米用户体验创新的秘密,互联网创新教练金错刀主题授课,继续不洗脑,但毁三观的互联网创新培训。
最干货的互联网转型与创新第一课《微创新小米秘密2.0》案例升级:第1真:小米3大联合创始人黎万强、KK、洪锋在2014年2月“走进小米”的内幕干货整理。第2真:内部实操应用的“小米创新运营内部手册”。第3真:小米作为微信运营第一案例480万粉丝的实战内幕。只针对:1.传统行业向互联网转型的总裁与高管;2.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创始人。名额有限,抢位请尽早。报名咨询:纪老师 13910067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