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Yoga看人机交互:谁是硬件创新的未来推手?

(2012-12-27 19:06:27)
标签:

联想

yoga

交互创新

it

分类: @ 科技非主流观察

最近体验了一下联想的Yoga,有点小惊艳。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这到底是硬件的末日狂欢,还是重新想象?谁是真正的未来推手?

 

硬件也在变软

联想的Yoga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看,有两大亮点:一是更大胆采取了硬件跨界策略,一款产品同时具备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功能,甚至形成了一个新的品类:平板笔记本。据说2005年就推出了原型机,7年后才真正推出。二是软件,win8支持双模移动设备:既支持平板形态的全屏触控,也支持传统笔记本形态的键鼠操作模式。

听起来,这似乎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这些稍微有点Outwintel联盟加硬件厂商的一次合谋,一次反攻。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有两股巨大的势力正在震荡PC业:一股力量是移动化浪潮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PC市场研究机构IHS iSuppli 估计,全球PC销量在2012年将缩水1.2%:从2011年的3.528亿台下降到今年为 3.487亿台。英特尔、微软、联想这些传统的IT巨头,无一例外把重心转向移动领域。传统硬件厂商的努力,甚至被称为末日革新。

另一股力量是用户个性化的消费革命。过去,用户选购电脑,首先看的是硬件配置,现在,用户选电脑只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爽不爽。这里面决定性的就是“软件”,比如应用、界面、触控等。联想调研发现:用户喜欢自由自在、简单随性的使用笔记本电脑。此外,还希望在多种场景、多种状态下使用。笔记本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用户的伙伴,有灵性、有情感——听起来多像在说平板。

这两股力量逼迫硬件厂商变软,这种软硬兼施的路子可能更适合联想这种传统的PC厂商。杨元庆曾表示:人们对全尺寸键盘和大屏幕显示的需求依旧,因此翻盖式笔记本电脑将不会消失,而同时,我们对平板电脑上触摸的体验又欲罢不能,这使得这两种产品都有充分的理由存在。

 

硬件创新的下一波:交互设计

这两年来,在被软件和.com的多年主宰下,随着苹果引领的软硬件整合模式的成功,硬件正在重新焕发光芒。

谷歌、亚马逊相继涉足硬件,黑马Flip视频电话、智能恒温器Nest、“先拍照后对焦”的光场相机Lytro等黑马先后出现,最近更是有3D打印机这样的硬件奇葩震撼眼球,硬件创新的破坏力正在显现。在国内,硬件创新的案例则是小米。最近的Yoga也让我们看到这种硬件创新的本土光芒。

硬件兴起的一个原因是它现在可以和软件紧密整合,以及开发电脑产品的成本大幅下降。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产品经理的杀入。产品经理一直是互联网公司打败传统公司的幕后力量,他们在用户体验、商业模式变现上发挥了重大的力量。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来看,传统硬件的各个生产和体验制造环节,充满了粗糙和愚蠢,他们生产的东西能让用户掏钱,但不能让他们感动。

硬件的创新,在经历了技术驱动、应用驱动的阶段,在移动化浪潮下,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更具想象力的人机交互。

Yoga产品的创新点,最可圈可点的是方便的人机交互体验:配备实体键盘,也有触控、手势、语音等多种的人机交互方式。但是win8稍显混乱的操作体验,也有可能带来不确定性。

类似Yoga这样的人机交互性产品,也许会成为未来PC的一大发展方向。对硬件厂商而言,不仅要搞定硬件,还要搞定软件、应用、移动,这是个难题,也是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苹果的UI设计师Bret Victor警醒人们,不要将未来局限在玻璃背后的屏幕上的指指点点,人的手的动作是非常的丰富,不只是简单的在玻璃屏幕上的点点画画。未来的交互变革在于人与每个实体之间的交互。

“当你的整个身体都可以对交互介质输入指令的时候,你还认为人类交互方式的未来是建立在一根手指上吗?”

未来不再于软件,也不在于硬件,而是硬件、软件与人的结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