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要质疑杰克.韦尔奇?

(2006-07-27 17:20:10)
为什么要质疑杰克.韦尔奇? 

我至今还对杰克.韦尔奇两年前在中国的布道之旅记忆犹新,上千人的规模,很多中国企业家在台下以韦尔奇为背景拍照,韦尔奇甚至说,“我不是卖药的”。

虽然对韦尔奇的质疑不断,但是《财富》杂志最近的文章则又掀高潮。《财富》的资深记者Betsy Morris在一篇文章中写到《Tearing up the Jack Welch playbook》,曾经力挺韦尔奇的美国媒体也质疑起韦尔奇,只能感慨物是人非。

表面看起来是《财富》在质疑韦尔奇,在我看来,应该是商业2.0理念在质疑韦尔奇,韦尔奇所代表的商业1.0是需要重新检讨一下,这也是本博的主旨:

1、韦尔奇的战略理念是工业时代的颠峰,现在是数字时代,游戏规则大不一样了。

2、韦尔奇的核心思路仍然是瞄准建立竞争优势,现在则要瞄准价值创新,打败对手不能算赢。

3、股东至上的策略的确要进行升级,现在是“消费者王朝”,顾客才是王者。

4、韦尔奇的另一战略工具是六西格玛,它代表着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的最高境界,现在,CEO更要关注设计战略,强化顾客体验,事实上,伊梅尔特现在也开始在拥抱设计战略。

5、值得反省的是,韦尔奇在个人声誉管理上做的不够好,那些企业级的管理教父在退休后很少有想韦尔奇这么混的惨的,比如葛鲁夫,原因之一就在于韦尔奇太过于商业,老想着出书赚钱,而在慈善、教育等社会公益上表现不足。

但是,在Business2.0时代,韦尔奇的一些法则仍然需要遵循,不能“泼脏水时把孩子也泼掉了”,比如:

1、基于组织能力的管理创新仍然是根本,这点我不同意Betsy Morris的看法,他认为“向外看,而不是向内”,事实上,在数字时代,更要“向内看”,Betsy Morris举的几个例子Google、苹果等,其核心竞争力仍是基于内部的管理创新,而非那些看起来很酷的产品。

2、商道即人道,韦尔奇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在人身上,这一点很难超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