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鲁克,教父已死

(2005-11-15 22:41:31)
德鲁克,教父已死
 
文  金错刀
 
1917年,8岁的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就认识了弗洛伊德,他曾被弗洛伊德断言:“将来或许会成为欧洲最伟大的人。” 德鲁克家境优越,父亲在奥匈帝国政府经济部任要职,很小的时候他就机会与当时欧洲最著名的知识分子弗洛伊德、熊彼德、波兰尼等人交往。可以想象,弗洛伊德的称赞也许只是一时的溢美之词,但是,不可否认,德鲁克的知识大餐在童年就已经开始享用。
 
德鲁克似乎天生不喜欢随大流,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德鲁克参加一个为上流社会儿童举办的耶诞派对,大人和小孩都在讨论当时一宗“发国难财”的“克伦兹案”。当大家都一致责难克伦兹时,小德鲁克却慷慨激昂地为克伦兹辩护,让大家目瞪口呆、鸦雀无声。
 
1939年,德鲁克30岁时担任纽约州色拉罗伦斯大学经济系兼任讲师,这是他移民美国后的第一份工作。两年后,他被解雇了。原因是他拒绝在斗争布鲁克林大学校长的名单上签名。
 
在30岁之前,德鲁克的职业生涯并不成功,曾经做过实习职员、资深编辑、证券分析师、经济分析师等,尽管受过几次挫折,德鲁克仍然坚持自己的个人管理信条:特立独行。在欧洲逗留的一段期间,德鲁克每周都会撘火车去剑桥大学参加凯恩斯主持的研讨会。就在这位伟人跟前聆听教诲时,德鲁克突然领悟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满屋子的人,包括凯恩斯本人及聪明有才华的经济系学生,只对商品的行为有兴趣,而我却更关心人的行为。”
 
德鲁克认为自己并不适合作一名经济学家,从而放弃了已小有所成的学术生涯,《经济人的终结》与《工业人的未来》两本书出版后,德鲁克的学术前途一片大好,连美国政治学学会都聘请他担任委员。可是他却决定接下当时全世界规模最大企业的通用汽车公司的研究计划,写一本企业管理的书。
 
我们要感谢德鲁克的这种放弃,1946年,为期一年半深入企业的研究期间结束后,《公司的概念》一书出版,为德鲁克开辟了崭新的职业道路──管理学。
 
自此以后,德鲁克再也没有换过方向,而且笔耕不辍,先后有20多本管理学著作问世。德鲁克以一人之力,一生为宣扬管理的理念与价值而奉献心力。德鲁克也是第一个提出“知识工作者”这个新名词的人,也率先为我们描绘出未来“知识型社会”的情景。这简直就是一个德鲁克“宗教”,在全球130多个国家传播的德鲁克书籍就是《圣经》,大大小小在遵循德鲁克管理理念的组织就是看不见的教堂,全球数不清的知识工作者则是他的教民,而德鲁克就是那个教父。
 
在德鲁克“宗教”里,“经理人”(manager)才是现代社会的创造者,是真正的文化英雄,而非艺术家。
 
2005年11月11日,95岁的德鲁克在洛杉矶附近的家中辞世,曾经为经理人阶层照亮方向的巨大灯塔,黯然熄灭。
 
请为德鲁克默哀三分钟吧!
 
(新世纪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