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诸葛亮躬耕地——建安十三年曹操设立的襄阳郡不包括邓县!
标签:
历史躬耕隆中三国诸葛亮 |
分类: 历史中的诸葛亮躬耕地 |
北魏《水经注》:“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分南郡,立为襄阳郡。”
南梁《宋书》:“襄阳公相,魏武帝平荆州,分南郡编以北及南阳之山都立,属荆州。”明确提到襄阳郡范围为南郡编县以北和南阳郡山都县,没说还包括南阳郡邓县。
《晋书》:“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魏武尽得荆州之地,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又分南阳西界立南乡郡,分枝江以西立临江郡。”《晋书》记载很清楚襄阳郡是分南郡以北设立的,同时又提到分南阳郡以西设南乡郡。但并没有提分邓县为襄阳郡!
以上早期的记载都只说曹操设襄阳郡时包括南郡编县以北,或者还包括南阳郡山都县,都没说南阳郡邓县被曹操划到襄阳郡。
http://s6/mw690/001x5zsAzy7inbxggQJf5&690
下面我们看看南阳地方志是如何记载的。
《明嘉靖南阳府志》记载比较简单“三国属魏,任理宛。又分西界地立南乡郡,统属无考。”并未提与襄阳郡的地理划分。
http://s4/mw690/001x5zsAzy7inbDbTSr83&690
《清康熙南阳府志》记载“献帝建安十三年,魏得荆州地,析南阳西界为南乡郡。”又有“义阳郡,太康中析南阳郡置,统县十二”其中就包括“邓”县。由此可知邓县是在晋武帝太康年间才从南阳郡划归义阳郡,而在晋以前邓县一直属南阳郡。
http://s2/mw690/001x5zsAzy7inbEQ1xf51&690
《清嘉庆南阳府志》也记载“献帝建安十三年,魏得荆州地,析南阳西界为南乡郡。”
http://s3/mw690/001x5zsAzy7inbMCME2a2&690
综合南阳历代地方志,我们发现建安十三年,南阳郡仅割西界设了南乡郡,并没割邓县给襄阳郡。同时《清康熙南阳府志》则明确记载在晋太康年间邓县才从南阳郡划到义阳郡,在此之前则属南阳郡。。
接下来再看看襄阳地方志的记载。
《万历襄阳府志》记载:“建安十三年,魏得荆州,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又分南阳西界立南乡郡。”又载“晋亦置襄阳郡……以宜城、中庐、临沮、邔、襄阳、山都、邓城、鄾属襄阳。”该志记载与历代南阳府志相同,即建安十三年,南阳郡仅划西界设南乡郡,没有把邓县划归襄阳郡的记载。同时该志明确提到“晋置襄阳郡,以邓城、鄾属襄阳”可见晋代邓县才划归襄阳。
http://s9/mw690/001x5zsAzy7inbQNzp6b8&690
http://s9/mw690/001x5zsAzy7inbVkMbec8&690
《清乾隆襄阳府志》则说“东汉建安中,割南郡编县之北及南阳之山都立襄阳郡……惟时,郡境北界汉水,西界万山。晋则西北益以邓城。”明确记载邓城晋代才划到襄阳郡。
http://s15/mw690/001x5zsAzy7inbY6gzAce&690
http://s6/mw690/001x5zsAzy7inbYqKxf15&690
《清同治襄阳县志》记载“建安十三年,魏武得荆州,分南郡北壤立襄阳郡。”“蜀汉建兴十五年,分襄阳临沮、宜城、旌阳、邔置襄阳南部都尉。晋襄阳、邓、鄾三县立襄阳郡。”
http://s8/mw690/001x5zsAzy7inc23mIv67&690
《清光绪襄阳县志》记载更详细“是为郡治之始建安十三年,曹操分置襄阳郡领县七:襄阳、宜城、中庐、临沮、邔、山都、旍阳。三国属魏,景初元年分襄阳郡临沮、宜城、旍阳、邔四县置襄阳南部都尉。晋仍郡名领县八:宜城、中庐、临沮、邔、襄阳、山都、邓城、鄾。”
综合以上各方面史料可知,建安十三年,曹操设立的襄阳郡仅包括南郡编县以北的部分,或者还包括南阳郡山都县,但从没有史料提到建安十三年的襄阳郡包括南阳郡邓县。南阳郡邓县是到了晋代才被划归襄阳郡!
因此,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南阳”在诸葛亮有生之年都包括邓县!所以襄阳西二十里的南阳邓县隆中为躬耕地不存在任何行政区划方面的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