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分析,高秀敏可能是心源性猝死,因为一个人之所以猝死,说明他的病已达到一定的程度。高秀敏体形较胖,很可能潜伏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加上家中突发变故打击,导致病情发作。人到中年,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器官系统、免疫系统功能快速下降,新陈代谢变慢,同时各种内分泌腺的功能也在减退,心肌梗塞、猝死、脑溢血、糖尿病、宫颈癌、乳腺癌等疾病极易发生。四十岁以后,肌肉开始萎缩、弹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骨骼也出现脱钙过程,致使骨质密度降低,机体功能逐步衰退。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富贵病”成健康重要威胁。资料显示,心脏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中老年人群很多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而心脑血管病使人猝死的可能性更大。
人到中年,是人一生中各方面社会压力和负担最沉重的时期,也是生理、心理从鼎盛走向疲惫和衰退的开始。尤其在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加剧、生活方式改变,加上生理、心理的变化、长期的精力透支,极易导致疾病的侵袭。而由于生活的惯性,许多中年人仍然有“身强力壮”的良好感觉,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对于健康方面“蛛丝马迹”的小毛病不以为然、拖延逞强,最终导致健康的崩溃。
生命有时是很脆弱的。中年是人生的“多事之秋”。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因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压力、生理变化等很容易导致身心的损害。因此,中年人在承担各方面社会责任、角色责任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一下自身的健康。因为健康没有了,社会责任、角色责任也就难于实现和完成。
近年来,英年早逝的公众人物接连不断,他们无暇关心自己的健康,同时普通大众也存在重治病轻防病的观念,这突出表现为国人缺乏体检意识。专家建议,人民通常应该每年体检一次。若查出疾病,应积极治疗。即使没查出毛病,也应注意树立健康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因此,平时要多学习一些医学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及时发现诊治疾病,使生命之舟冲过中年的恶浪险滩,享受健康人生。
原发《现代护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