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中的自己-父亲节随想
这一段时间在好多的网站上看到“父亲节”的字眼,都是一些商业促销的广告,无非都是“献给爸爸最佳的礼物”之类的噱头,对这些罗列的商品没什么兴趣,一直以来对这种借着什么什么节来促销的做法就挺感冒,觉得自己的情感被绑架了,难道一定要通过消费才能体现自己对亲人的爱吗?
现在我感兴趣的是“父亲”这个节,也许是自己刚刚升格为“父亲”不久的缘故吧。对我来说,这个节是陌生的,这几年才逐渐熟悉“母亲”节的内容与气氛,而如今又来个“父亲”节,确实有些茫然。刚才上谷歌查了一下,果然一如我猜想的那样,这又是和“母亲节”一样的一个外来节,一个从美国传过来舶来品,时间是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主题和母亲节一个样同样是标榜感恩。
这样算起来明天就是今年的父亲节了,心里本来盘算着是否明天表示一下,是上街买份礼物还是请他去吃顿饭,但转念一想便又否定掉了,今天中午还和老爸在饭桌上因为如何“处理”过餐菜的问题大吵了一顿。这是一个吵了几十年的老命题:老爸永远要求“要先吃完过餐菜后才能吃新煮的菜,要不然就浪费了。”,而我一如既往地坚持“不先吃新菜,它又要变成过餐菜,大家又不愿吃了,这是更大的浪费”,问题是老爸永远担心菜不够吃,总是一大锅一大锅地煮着新菜,然后又不厌其烦地催促大家要先把剩菜先吃完,于是饭桌上总是“硝烟弥漫”与“剑拔弩张”中上升到争论“浪费是可耻的”、“如何合理安排”、“如何厉行节约”等宏观的大命题。呵呵,想想现在自己具有的思辨能力大概就是在这同父亲的争吵过程中练就的吧。
对于这样的父亲,我自然否定掉了给他过“父亲”节的想法,其实我知道自己就是他的一面镜子,在镜子里他看到的是他自己,这也是这么多年来,这场“战事”一直持续的原因,也是母亲一直在其中扮演裁判与调停人角色的原因。记得曾在哪里看到这样对父亲与儿子关系的定位分析:他们彼此视对方为潜在的敌人,都认为他夺走了一个女人对自己的爱! 哦,是的,我和爸爸一样不浪漫,怕过各种节日,但也一样严谨而坚强倔强,我们是彼此镜子中的自己。
如今呼噜小儿已经满7个月了,今后的他会长成一副怎样的模样,是否也会有我的影子,是否也会像我同他爷爷争吵一样同我争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