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一直在苗寨游逛,找当地人聊天,试图破解这里的巫傩文化,越想深入了解越加困惑,因为这里的确曾存在着一些违反科学的现象。赶尸如此,放蛊更是如此。以前我去泰国时,曾接了解过当地的蛊术,一些僧侣利用胎死腹中的动物或人类的胎体经炼化、念咒开光及经文加持转化后成型,最终只有手掌般大小。但是其力量非常强,可用于强力招财、人缘异性、辟邪、姻缘挽回等各方面。据说个别影视明星请来这样的蛊,以蛊咒人。与泰国不同的是苗族巫傩文化中的放蛊基本绝技,只剩下离奇的传说。
放蛊是我国古代遗传下来的神秘巫术。著名作家沈从文生于湘西,他曾在《湘西》一文写道:“湘西是个苗区,同时又是个匪区。妇人多会放盅,男子特别欢喜杀人。”解放前,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蛊”是一种人工培养而成的毒虫。在苗族的观念世界,蛊有蛇蛊、蛙蛊、蚂蚁蛊、毛虫蛊、麻雀蛊、乌龟蛊等。造蛊方法:取诸毒虫如毒蛇、蜈蚣、老鼠、蝴蝶、蜥蜴、蝎子、毒蜂等密闭于容器中,经过七七四十九天,不给其放食物,让其自相残杀,将余下的强壮虫称之为蛊,便可为蛊害人。宋代的郑樵《通志》也记载说:“造蛊之法,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为蛊。”
据当地人介绍,蛊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情蛊、怕蛊、恨蛊。“情蛊”,是用苗家妹子的“经血”和“蛊”练成,每月以经血喂养,三年得一“情蛊”,下蛊者与蛊在灵性上“融为一体”之后,蛊种的后代就也会携带下蛊者的灵性信息,就会听命于下蛊者的驱使。苗族女孩子都以此“情蛊”下在自己的情郎食用的饭菜中。“怕蛊”又俗称怕药。在湘西,丈夫害怕妻子、媳妇害怕婆婆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人解释说,这都是中了怕蛊的原因。三种蛊药中,数“恨蛊”最为可怕。这种蛊,一般是在丈夫被别的女人抢去的情况下,妻子万般无奈而对丈夫放的一种蛊。目的是迫使丈夫回心转意。湘西老辈人讲,中了恨蛊,尚不迷途知返,十有八九难逃一死。
本来昨天导游还答应给我找个会这种巫术的人,可是今天她突然回避了这个要求。追问之下,她笑而不答,让我仍丈二摸不到头脑。信吧,见不到真人操作。不信吧,文选上有,还有照片为证,当地人更是一口咬定的确存在,描述的活龙活现。
关于放蛊,我就介绍这些,信则有,不信则无。明天在再聊聊苗族人的另一些风土人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