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教授和林徽因先生的情谊很深,他们这种亲密的关系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开始,整整伴随了他们的一生。
林徽因和梁思成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知识分子,他们一生中的朋友众多,尤其是在1931年徐志摩去世以后,梁思成夫妇的人际交往也到了一个相对成熟期。在众多的朋友中,能够伴随梁思成夫妇一生友谊的、尤其是在梁思成和林徽因心目中最为核心的朋友圈当是金岳霖教授、张奚若教授、钱端升教授和费正清夫妇。在这几名最亲密的朋友中间,金岳霖教授以其博大的胸襟和始终不渝的关爱获得林徽因的青睐,金岳霖教授也成为林徽因内心世界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最为重要的朋友。
建国以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最高学府,一直流传着林徽因和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的三角恋故事,说“一个男人为她坠机而亡(指徐志摩),一个男人为她终身不娶(指金岳霖)”。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故事已经人皆尽知,而金岳霖和林徽因的故事的内情因为缺乏必要的资料,则更加引发人们的兴趣。最近在《林徽因美文》一书中,收集有林徽因致金岳霖的信函一通,内容虽简短而在丰富,当是研究林徽因和金岳霖关系最翔实的物证。
林徽因致金岳霖的这封信函是写于1943年11月下旬。那时林徽因一家随中国营造学社因避战乱而蜗居于四川李庄,金岳霖则在西南联大任教居于昆明,此信是由去往重庆办事的梁思成带给费正清,托费正清交给在昆明的金岳霖。
在二战期间,林徽因基本上一直在四川李庄养病,金岳霖在昆明的西南联大教学。尽管他们相隔千里,交通极为不便,物资也非常匮乏,但金岳霖还是一有机会就去四川李庄,1941年的年假也是在李庄休的。在李庄,金岳霖住在梁家的客房里,完成了哲学巨著《知识论》。在闲暇之余,金岳霖还养起鸡来,以给病中的林徽因增加营养。当然,金岳霖也会从昆明给林徽因寄一些进口奶粉和药品,但更重要的是,金岳霖是林徽因精神层面上的挚友。
费正清作为美国国务院的文化官员,是1942年8月被派往中国的。来到中国后,费正清在经济方面对梁思成一家进行尽可能的帮助,他不但给处于困境的梁家带来支票、手表、钢笔、克宁奶粉和一些药品,还为梁思成争取到哈佛燕京学社补助的1000元美金,这给梁思成一家不啻为雪中送炭。同样更为重要的是,费正清用他控制的缩微胶片为梁思成进行了中国古建筑图片的摄制,给予了梁思成的建筑研究事业相当大的帮助。
费正清在中国工作了一年之后,工作任务已经完成,将于1943年12月离开中国回国。当费正清把这个情况告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后,他们感到非常遗憾和沮丧。其时日本已经侵略中国已经进入到第6个年头,战况依然不容乐观,丝毫看不到战争结束的希望,中华民族正处于危难之际。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林徽因给金岳霖写了这封信函。全文如下:
老金:
多久多久了,没有用中文写信,有点不舒服。
John(费正清)到底回美国来了,我们愈觉到寂寞,远,闷。更盼战事早点结束。
一切都好。近来身体也无问题的复原,至少同在昆明时完全一样。本该到重庆去一次,一半可玩,一半可照X光线等,可惜天已过冷,船甚不便。
思成赶这一次大稿(指梁思成用英文撰写的《图像中国建筑史》原稿),弄得苦不可言。可是总算了一桩大事,虽然结果还不甚满意,它已经是我们好几年来想写的一种书的起头。我得到的教训是,我做这种事太不行,以后少做为妙,虽然我很爱做。自己过于不efficient(有效率),还是不能帮思成多少忙!可是我学到许多东西,很有趣的材料,它们本身于我也还是有益。
已经是半夜,明早六时思成行。
我随便写几行,托John(费正清)带来,权当晤面而已。
徽寄爱
林徽因在这封信,写到“很久很久,没有用中文写信”是有原因的。因为在二战时期,和林徽因最常通信的是费正清的夫人威尔玛,她们常常用英文通信。在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那样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为了中国建筑研究事业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其行为足以感动世人。
在信函的最后,林徽因署名为“徽寄爱”值得玩味。其实,这只是英文写信习惯的缩写,相当于“寄给我最亲爱的朋友”一样。
这是林徽因和金岳霖所有通信中唯一现世的一封信,我们期待以后还会有类似的信件曝光,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到这份珍贵的情感。
就在费正清将此信带给金岳霖后的十几天后(1943年12月8日),费正清启程回国。当时大家谁都以为在战乱之际,他们可能很难再有见面的机会。谁知道就在一年后的1945年,威尔玛和费正清又先后来到中国工作,他们又重续了这段跨国友谊。
费正清教授曾经这样评价林徽因夫妇以及金岳霖和他们的关系:
“我们在中国(或者在别的地方)最亲密的朋友便是梁思成和他的妻子菲莉斯(指林徽因),他们是两个把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盎格鲁~撒克逊(英帝国古老民族主体,有浪漫之意)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的人。中国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梁氏夫妇在我们旅居中国的经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把威尔玛和我当作中美两国文化的使者,那么就必须把他们包括进去,此外还有他们亲密的朋友和邻居金岳霖教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