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说出口的日常英语
(2012-01-29 11:55:3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新西游记 |
刚来美国的时候,最怵打电话。记得我的第一个电话是打给系负责人,那位老兄是澳大利亚人,十句我就没听懂一句,说了半天最后还是约了见面谈。这是因为人人口音不同,电话里没了肢体语言的配合,原本就听不懂的英语就更是一塌糊涂。直到工作以后,我还是多选择写邮件而不是拿起电话就打的交流方式,打电话还总是先打腹稿。
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抵美之前少说也学习了十多年英语了,比起许多美国人到高中才开始系统的学习外语强多了。可我发现,有些日常英语,却怎么也说不顺溜。
大凡学外语,都是从问候语开始学。“How do you do? ”这句问候陌生人的话基本上学英语的第一个月就会学到了,可太过正式,在现代美语中几乎没有人用了,年轻人都是一句Hi了事,分开时说nice to meet you。平时大家更多的是说How are you? 直到现在,我听到这句话还是会楞一下:其实人家并不是真的关心你的情况怎样,只是习惯性的问下,和中国人“吃了吗”一个意思。不过我还是不能条件反射的回答:I’m fine, and you? 很多时候也是一句How are you?回答别人。
另一个很早就学会的词组是beg your pardon,很礼貌的说法,可我听不清请人再说一遍的时候总是“What did you say?”,粗鲁了……
曾经有位上了年纪的教授对餐厅侍应不满,说他们对Thank you的回应仅是uh-hmm这样一句哼哼,而不是you are welcome. 我从此就非常注意,其实回答thank you可以有很多种说法,比如sure, no problem, you bet you,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词,中国课本不教。
Procrastination: 拖延,这个词是我读博后听同学说才会,意思并不是仅仅说你不去做某件事,而是说为了避免做某件很困难的事情而先去做其他容易的事情,比如写论文辛苦,我就先把碗给洗了,呵呵,读博这样的情况相当普遍啦。
Moron: 傻瓜,和idiot是一个意思,骂人的话,似乎比idiot要用得普遍。
Caveat:警告,更确切的是指一件看上去很美好的事情中藏着的坏处。我以前一直以为是caviar(鱼子酱)……
还有很多,以后想到了再慢慢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