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人吃冰上瘾

(2011-06-30 23:14:36)
标签:

美国人

文化差异

冰块

饮食

卫生

生活习惯

杂谈

分类: 新西游记

(此文发在最新一期《国际先驱导报》,略有改动)

 

和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聊天,她问我:中国有没有美国的种种便利?我吐沫横飞大谈中国大城市如何如何方便,下楼就可以买菜、下馆子、逛商店、打出租还有坐公共汽车,不像在美国不会开车就等于残废,哪儿都去不了。她困惑的看着我说,其实我想知道中国能不能随时有冰块可用?哦,我算是表错了情,原来她感兴趣的是这个美国人必需的便利。

 

想起来曾经有次学校博士生聚餐,在美国读博的多半是外国人,只有一位美国同学带来了一大桶冰块,她说:“你们肯定是不记得拿这个的!”美国人喝饮料少不了冰块,冰箱里冷藏过的饮料他们还嫌不够凉快,非要加上些许冰块才过瘾,完全没有中国人凉的喝多了会肚子疼的顾虑。连幼儿和病人都没有任何禁忌,从来没听说喝凉的有任何不妥。让从小就耳熏目染种种冰的坏处的中国人,非常佩服美国人肚子的承受能力。从一岁可以喝普通牛奶的小朋友开始,美国群众就喝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鲜奶,修炼成铜肚铁腹,绝对不会闹肚子。我多年前赴美以前,经验丰富的老爸告诉我跨洋飞机上的饮料是可以加冰的,我那时还想喝了冰水要是不舒服在飞机上出状况了多不好。没想到混在美国后竟然被同化,现在也照样不分春夏秋冬喝冰水了。我妹妹在医院催产时不让吃任何食物,连水也不让喝,只让含点冰块,美国医生护士觉得没问题,我爸妈心痛女儿,孩子一生下来赶紧捧上热水瓶里的热汤。普通美国人家里没有暖水瓶,家家户户打开水龙头就有可以食用的冷热水,要喝咖啡和茶有咖啡机负责加热和保温,暖水瓶根本没必要。这种便利造成了一些美国人的疏忽大意,我曾陪同一位美国教授在中国旅游演讲,他在宾馆里没注意喝了玻璃器皿里可疑的冷水,又拉又吐一塌糊涂(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什么千奇百怪的中国食品都照吃不误的必然后果……)。在发达国家以外的地方别说直接喝水龙头出来的水了,就算是瓶装水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卫生呢。

 

中国人不少的忌讳,在美国属于天方夜谭。比如妇女经期不能沾冷水啦,坐月子期间头部不能进风啦,洗头不干就出去吹风容易感冒啦,这倒不是中国的专利,我的一个泰国朋友也提醒我不要头发还湿的时候出门。美国人相信有病菌才有病,风里面没有病菌怎么会让人得病呢?我和几个美国朋友聊起种种东方的饮食禁忌,他们都认为这些老传统产生在卫生环境恶劣的旧社会,水和食材等本来就不干净,加上没有经过消毒处理,旧社会的人又不注意个人卫生,自然容易得病,和冷水热水、吹不吹风没有丝毫关系。

 

降温了不注意加衣容易感冒是中国人的常识,可有的美国人说那不怪冷空气,是人的免疫力遇冷后下降了,比平时容易受到病菌侵袭而已。许多尤其是老一辈的中国人,还认为穿得过多了也会“捂”出病来,这在美国更是无稽之谈。所以在美国经常可以见到着装和气温不一致的人,上身穿毛衣下身一条短裤,粤语里面叫做“上面蒸松糕,下面卖凉粉”就形容得很生动。他们忽视了这里每到秋冬,生病的人大量增加,证明健康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不是医生,我的策略是中西结合,既注意洗手,又避免着凉。喝冰水嘛,美国人经常烧啊烤啊的很容易上火,冰水不就正合适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