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麦当娜美国流行音乐mtv香港广播电台娱乐 |
分类: 缈缈仙乐 |
遥远的上世纪80、90年代,我们还在偷偷收听香港广播电台,小心翼翼的把一些年龄差了有30岁的英文歌曲混合着录在磁带上,把广州电视台上唯一的15分钟的欧美MTV节目录在VHS上,看了一万遍啊一万遍;到黑店里淘打口碟,看着中图里的昂贵的进口CD流口水,向去香港探亲的妈妈提出无耻的买Rick Astley磁带的要求(100港币巨款啊)。那会儿为了听The Cure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比那些崇拜“四大天王”的人高雅多了;为了听懂歌词而认真钻研英语,晚上和妹妹一起听随身听入睡(爸爸给买的随身听有两个耳机插孔);还会一脸陶醉的跟表哥解释,麦当娜真会变着嗓子唱歌啊……
淘到的最喜欢的打口碟之一:英国乐队No-Man的专辑,在美国没有出版过。
10年后,盗版欧美碟在广州唾手可得,每个星期都买一些爱听的不爱听的;20年后,俺已经看过麦当娜、Pet Shop Boys的现场演唱会,Rick Astley已经变成俺Facebook上的“朋友”,还被Rickrolled了。现在俺完全不听非主流音乐,憎恶吵闹的音乐,喂俺一点轻松、不用动脑子的Pop Music或者New Age,或者怀旧就好。免费的音乐满大街都是,ITune上1美元一首的download我都嫌贵——岁月把曾经渴望的东西,变成了一文不值。
当年激动得靠邻居的非法天线收看的美国MTV台早就很少播放Music Video了,变成了一个人见人憎的垃圾电视台。前几日看到Katty Perry的新歌MTV制作花絮,看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终于看到了MTV的真容:晕倒,俗不可耐的想象力,完全把歌曲的意境破坏殆尽。或者,根本就是我对歌词的想象太丰富了?人家本来就是这么俗?
悲愤的想起来Leona Lewis的Bleeding Love的MTV,有英美两个版本,英国那个比美国这个有内涵的多,Leona也更性感,为什么美国人要搞个烂俗的版本出来呢?Beyonce去年的Single Lady大热,可她的Irresplacable的MTV,暴露出了她不会演戏的事实。MTV似乎要显示出女性有多么自立,男朋友都可以随时换,可爱如果可以随便丢弃,那当然不深,也就不可能动人。MTV毁了这首歌的立意,削弱了它的层次。嗨,这就是美国人对感情的看法: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调情早是上世纪的玩意儿了。
累不累啊,还是彻底庸俗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