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闲事的美国人你为什么而战?
(2010-06-19 07:25:01)
标签:
美国人种族歧视多管闲事文化 |
分类: 一顿暴揍 |
国内媒体常形容美国人喜欢做“国际警察”,也不都是坏事,不能单方面的说美国就是要恃强凌弱,其实也要负担起扶贫协弱的责任。的确,美国人普遍喜欢多管闲事,比如说看到孩子单独乱跑美国人会报警,看到车祸也会停下来帮忙。有些美国人自称“activists”,就是所谓的政治活跃人士,为不同的非主流人士争取利益。没有这些人多管闲事,我们不能听到多方面的声音。不过有时这些人太过火,让人觉得实在不靠谱。比如几个月前某美国大学城一位女士裸体在校园里“游行”,抗议“男人可以在夏天光膀子,女人却不可以”的“性别歧视”。你说这不是没事找事么?男女在很多更重要的事情上不平等,你非要挑这么个出格的方式来抗议一件属于个人选择的事情。嗨,她自己是露体狂就完了呗,何必要给自己戴高帽呢?英语有句俗话叫“pick your battle”,人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有限,只能有选择的奋斗,不能什么都抗议一通吧。虽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可你老哭,人家也会麻木的,狼来了的故事不就是这样的吗?我总觉得,这样的乱多管闲事,是要破坏一个人的可信度 的,下回你有真正重要的话说,就没人把你当真了。
近日我去培训,讲课的老师经验丰富,非常精彩。我们做了个练习,要打分,大家都是成年人,笑呵呵的对比分数,这本来就没什么好竞争的。老师随后讲了个自己的奇闻轶事,说他曾经到某国去培训,不仅那个大学在沙漠里被持自动步枪的士兵守卫着,而且那里的老师做同样的练习居然为了分数大打出手。我们既为他惊险的经历捏一把汗,听到他生动的形容也都哈哈大笑。培训最后,培训师说如有问题下课后来问我,大家正准备满意的离开,有个上了年纪的白人女老师站起来说她有话要对全体学员说。我还以为她要感谢培训师呢,却听她一本正经的说:“你刚才说的这个故事,贬低了中东国家的同事,把他们形容的又暴力又粗鲁,是种族歧视,让我很生气(offended)。”
气氛马上变得尴尬起来,大家都面面相觑。培训师礼貌的回应说:“那不是中东国家。”好在主持人马上接过话筒,把话题岔开了。我心里实在是不以为然,也有些忿忿不平。散会后马上走上前去和培训师握手,大赞他不仅讲的内容很有价值,而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我懂得如何做一名出色的教师。他笑了,拥抱我说:“你可令我开心!”
私下我和另外的中国老师聊天也说,何必如此过分敏感呢?有些美国人的神经也实在太脆弱了,连讲个真实的故事都不可以了?世界上有些地方就是那么封闭和暴力,这是现实,回避其实无助于改变。这就像说亚裔学生普遍数学成绩比其他族裔学生好一样,这和歧视无关,而是有统计数据支持的事实。我认为这位白人女老师的态度叫condescending(故意屈尊),自以为是的把自己放在了道德制高点,以为是在为少数族裔说话,其实我们作为外国人,宁愿淡化种族问题,不希望被区别对待,也不想“被代表”。而且她的话完全偏离了我们培训的主题,没有任何建设性。唯一的目的和结果就是显示她的高人一等,让培训师感到难堪,这实在是非常傲慢的做法。她“生气”,并不能改变这个故事,却“提醒”了听众这个故事的潜在种族歧视,这到底是要消除种族歧视还是要加强呢?
有些人就是要抓紧一切机会推动他们的政治企图。曾经,附近大学发生了屠杀事件(见我的旧博文),我们为此开教师大会,有位老师就说:“屠杀事件真不幸,不过呢,每天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多少年轻人丧生!难道学校不需要对此做出回应吗?”我真的非常震惊:这都能拉扯上关系,你这是利用突发事件为自己争取政治利益,我不管你的出发点有多么高尚,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