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抓狂的设计差错
标签:
设计日常生活产品语意工业设计donaldnorman杂谈 |
分类: 学界风云 |
相信每个人平时在使用产品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细小问题,其实也不是啥性命攸关的大事,但有时会让人抓狂:设计师咋就会犯这样笨的错误呢?
比如说我最近去洗衣房,美国公共洗衣房很多,投币便可以使用洗衣机和干衣机。我明明投币了,也按了“Start”键,过了半个小时回来一看居然没有启动,为啥呢?经过我一番研究,原来这洗衣机有安全装置,开启了顶盖以后就自动停止,关上后却不会自动继续,还得再按一次“Start”键……这个设计太不合理,放公共洗衣房尤其笨,因为常有人误掀别人机器盖子,掀完谁也不会想到再去按键。
再说我在办公室发传真,本来几台复印机都兼有发传真和email的功能,很方便,而且发完传真会打印出一张确认纸,可惜这些机器总罢工。无奈用了最原汁原味的传真机,发的过程很顺利,但除了一行“发送成功”的信息,没有任何其他反馈:我怎么知道对方已经成功收到传真了呢?
生活中如此问题不是由用户引起的,而是设计师的过失。现代人每人每天要接触超过2万个人造物品,谁有空一个个去研究啊?我们只能浏览,否则没人能处理这么大的信息量。因此产品必须采用最自然、最符合简单逻辑的设计,比如开车,你想往右,就往右打方向盘,往左,就往左打方向盘,倒行也一样,不需要特别动脑子思考。
上左图是合理设计的沐浴水龙头,上右图为含糊不清的设计
再比如沐浴水龙头,设计成从冷水到热水渐进的转盘把手就很容易理解,最多再加上红蓝两色的箭头,不需要任何语言去解释。可如果你把冷水和热水的水龙头分开,且不给任何视觉上的提示,没人能一眼分辨出其功能。就象我在英国遇到的冷热水分开两个出水口,只能塞住水槽蓄水来用,否则冷也冷死,热又热死。
再有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碰到这样的开关,即使只有两个,你也无法立马分辨出它们都是干啥的。
这个伟哥开关是不是就很形象的说明了灯的开关状态?
相信大家都能说上好几十条这样的烂设计。好设计让人舒服,只有设计违反人的本能和逻辑的时候,我们才会注意到它们的不合理性。这就是“产品语意学”研究的课题,很有意思吧?如果有兴趣多看看例子,推荐看Donald Norman写的经典《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他是个横跨心理学和设计学的奇才,难得的是他的书写得有趣不艰深。去年我在一个会议上见到他,如粉丝见到大明星一样满眼闪光向他表白俺的滔滔仰慕之情,其实人家就在芝加哥教书,没那么难见到啦,汗……
另:我很少在这个博客上谈我的专业,每天都在从事的工作,还要在博客上谈,显得我好像整个工作狂没有生活情趣,呵呵。如果我象王受之教授那样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三句话不离本行,也许我也能成为一代大师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