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 |
分类: 网上会客厅 |
现在一说到中国留学生,有些人就条件反射的想这学生一定是来自于富贵或有权有势之家,完全把学生的个人努力抹杀掉,仿佛这样他们的心理就会平衡,就会对他们的碌碌无为感到心安理得。在我这个博客留言的人士里,也不乏有这样心态的人。当然,每个人的才能都有差异,我并不是说凡是出国留学的都是尖子,但如果说他们没有在海外洒下辛勤的汗水才收获到了洋学位,那是非常不公平的。不要以为,全世界都可以用钱或者权买到学位(除非你家有布什家的权势吧),尤其是博士学位——好学校上百年的金字招牌,怎么会随随便便卖给你去砸?!
看一个人,不仅仅要看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我又不是党员干部,家里的情况无需向谁汇报,我就说说我在广州捡易拉罐的故事吧。
我的高中同学们,恐怕都会记得有那么一对捡易拉罐的姊妹,有整整一个学期,都坚持不懈的每天去收集易拉罐——这对姊妹,就是我和Shax。广州夏天很热,学生又比较富裕,喝饮料的人多,当时易拉罐在废品回收站一个可以卖到1毛钱。我和Shax的零用钱不多,但又喜欢漫画,常常为没钱买漫画书和画具而发愁(当时我们还在和天火明、bt等人合作搞漫画社和同人志,不过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紧张的高中学习又不允许我们去打工,所以就萌发了捡易拉罐来凑零花钱的念头。
估计现在城市里的学生,没有哪个会拉得下脸去捡易拉罐吧?青少年之间那种互相攀比、嫌贫爱富的心态又是特别普遍的。然而,我们两个从一开始就一点都没有觉得靠自己的劳动来挣钱有什么可羞耻的,可以说捡的是理直气壮!同学中有不理解的,我们还会跟他们解释前因后果,渐渐的,不仅不再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还有人主动把喝完的易拉罐拿给我们呢!
每天放学后,我们就到每一间教室去收集,有时也会翻翻学校的几个大垃圾桶。我家阳台上有个大麻袋,装着我们的“战利品”,当时我们想收集到500个才一起去卖掉——那场面将会是何其壮观呐。我还记得当时广州学生里很流行一种游戏,就是用针筒把易拉罐里的饮料都抽出来,然后灌入白水,不知情的人会以为那易拉罐还没有拉开呢,听说常有人用这样的手法放迷魂药。我们就发现了不少这样的满满的白水易拉罐。
很可惜,后来发生了两件事情,导致我们不得不停止了收集。第一就是竞争啦!有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在其他教室可以捡的易拉罐明显少了,很显然有人在我们去以前就把垃圾桶扫荡过了,经过我们蹲点,发现是本校的一个初中男孩,也在和我们做同样的事情!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学校就这么大,易拉罐就这么多,为了易拉罐,我们和这个男生专门进行了一次谈判!原来他在攒钱买电脑……谈判的结果如何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他态度甚为坚决,不愿让步。此事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难度。第二件事情更为关键,就是易拉罐的回收价格突然回落,从最高峰时的1毛5,降到8分钱,而且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而我们手上积压的将近500个易拉罐,眼见着就贬值了,于是马上出手!
后来要为考大学而加油,于是我们俩短暂的捡易拉罐生涯就彻底完结了,之后大学就有了更多的脑力型的打工机会,不必再捡易拉罐了。倒是拉下了一个后遗症——直到今天,看到空易拉罐,都有一脚踩扁、纳入囊中的冲动!
题外话:美国多数州都不会经济补偿废品回收的行为,全靠的是自觉,在这个浪费严重的国家里,如果能够推行象我们中国那样的废品回收系统,别的不说,至少会减少低收入家庭的困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