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岁的时候,我们都很蠢!

(2007-03-01 01:28:32)
分类: 一顿暴揍

今晨听电台,采访一个女编辑,她任职于女性电视频道“氧气”,为一个面向青春期少女观众的竞赛节目出题目。她承认自己是很理想主义的人,希望通过这个不一般的节目向世人展现少女的智慧。而结果,却是让她失望之至:事与愿违,这个节目只是显示出当今的美国少女有多么的无知。她举了三道题目:

1,  股市大好时是“牛市”,那么股市胶着时用什么动物形容?(熊)

女孩答:鸡?

2,  在世界大战中失去一只手的落败总统竞选人是谁?(Bob Doyle)

女孩答:富兰克林. 罗斯福(1945年就去世的美国总统,人称小罗斯福)

3,  美国妇女是什么时候获得选举权的?(1920年)

没人能答出来。

 

然而,让现场观众和选手都兴奋尖叫的项目是选手要在15秒内获得现场最帅的帅哥的签名!

 

女编辑便连叹对如今的教育绝望了,说靠一己之力无法改变这个现状。

 

作为一个老师,我却对她的观点很有点不以为然。

 

首先,人的发展不是静止的。我从来都极反对用静态的眼光看人,尤其是年轻人,潜力大极了,回头看人人在15岁的时候都很蠢的啦!爱因斯坦上学的时候老师还觉得他很笨呢。

 

再说,智慧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懂历史和政治常识只能说这个人博学,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很聪明(否则电脑就是最聪明的了)。人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关注,青春期的孩子最关心的是怎样标新立异之时又要合群,关心世界大事的毕竟是少数,随着年岁渐长,关心的事情自然就不一样了。

 

退一万步讲,你是做电视节目,不是做教科书啊!用我自己做例子,自小就是受传统知识分子教育长大的,唯有读书高,无性别差别对待,导致对化妆、时尚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女孩子话题没有认识,等到要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比别的女性拉下了很大一截。做女人真的有很多学问,那些琐事并不一定比国际形势这样的大事地位低下。其实反省之下,我倒是非常希望时光倒转,青春懵懂的时候有人能科学理性得告诉我关于两性的知识,不至于对异性一窍不通,对女性认识不足,走了很多弯路。

 

用一种年轻人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播种知识,才是教育的正道。生活就是这样,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有,才全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