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方女生美国滑雪记

(2006-02-17 04:28:24)
分类: 新西游记
南方女生美国滑雪记
今年弗吉尼亚州又遭遇了一个暖冬,除了12月份下了场大雪以外,直到2月才等到了一场象样的降雪。看到这难得的白茫茫的景象,正好碰上了冬季奥运会的热潮,几个喜好滑雪的同学就坐不住了,纷纷计划着去附近的西弗吉尼亚州山区滑雪。西弗吉尼亚州是全美最穷的几个州之一,面积也很小,除了煤矿和伐木,这个州没有其他值得一提的工业,基本上都是山区,搞农业是不可能的了,搞滑雪旅游倒是个靠山吃山的生财之道。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特区、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人们都会驱车数小时来这里享受廉价而丰富的滑雪资源。我虽是个南方女生,在北方读书的时候也见识过下雪,在广州的真冰场学会了滑冰,滑雪嘛,就从来没有经历过,以我喜欢凑热闹、尝新鲜的个性,肯定也要闹腾着一起去的。专业豪华的滑雪胜地穷学生是去不起的,不过我们也有我们的办法,第一,选择在工作日翘课去,比周末去要节省起码两百元,还不用和周末的人潮挤,第二,去比较偏远而设施稍微差点的地点,我们选择了开车大概5个小时的西弗吉尼亚州中部的CANAAN VALLEY州立公园。
 
几个同去的同学中,有一个粉专业的滑雪好手,曾经在格陵兰岛滑过跨岛比赛。他先给我们这些零起点的新手上了滑雪第一课,滑雪分3种:
1,DOWNHILL SKIING,也叫ALPINE SKIING,是我们最熟悉也是最流行的一种滑雪,也就是从山顶的大斜坡S形滑下来,上山靠坐缆车,下山的速度非常快。这种滑雪相当刺激,但受伤的几率也比较高。使用的雪橇比较短,而且整个脚掌都固定在撬上,控制转向比较容易。难度高的下山滑雪有很多山包,冲上山包就飞起来啦……
2,CROSS COUNTRY SKIING,也就是在爬山的小路上滑雪,上山的时候用倒八字形步伐上,下山的时候就直接在窄窄的山路上滑下来,不难想象这种滑雪对体力的要求很高,但对喜欢爬山的人们来说,滑雪穿过森林中的蜿蜒小路是最好的锻炼。这种滑雪使用的雪橇比较长,只有前脚掌固定在雪橇上,基本动作和溜冰很相似,就是重心交替着用两条腿滑行。
3,TELEMARK SKIING,是最难的滑雪,将前两者滑雪动作结合在一起,熟练的滑雪者可以绕开树木在森林中杀出一条“雪”路,技术要求最高。
 
理论是听饱了,能不能真正做到还是未知数。我们订下了滑雪地当地的一个套间,周一一早就启程,进入西弗吉尼亚境内,明显觉得气温下降了,幸亏在弗吉尼亚边境的一个繁华小镇加了油,山区里路极曲折,汽油还要贵20%。找到我们订的房子倒一点没费事,网上的广告说这个套间什么设备都有,开门一看也的确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不过全部都是古董级的!号称能收180个台的电视机,长得比黑白电视机还象黑白电视机,还没有遥控。其他的电器看上去也至少是70年代末的产品,神奇的是,居然基本都能用!厅里没有足够的照明,厕所和卧室的灯贼亮!呵呵,旧是旧了点,能用就值回票价了。次日一早,我们全副武装准备出发:先穿上一套吸汗的长袖内衣,再穿上一件毛衣,外边套一件防水的厚夹克,下身穿一条不松不紧的牛仔裤,再套一条防水的运动裤,一双防水手套,太阳镜,帽子,脚上套的也是两双长袜子。层层的衣物不仅可防止外部的湿气侵入体内,而且可以根据运动量斟减。爬山肯定要喝很多水,补充体力的牛肉干、压缩糖果等也必不可少。
 
我们的目的地是WHITE GRASS SKI RESORT(白草滑雪中心),是远近著名的CROSS COUNTRY SKIING胜地,和附近几个设备齐全的DOWNHILL SKIING滑雪中心相比,既没有上山缆车和造雪机器,也没有2、3层楼高的租赁中心,小小的木屋存着用具,还有一个小小的餐厅,自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气氛,人们挤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都变得特别友善,也特别放松,有的甚至只穿着袜子就跑来跑去。难怪这个滑雪中心不用做广告,做得是熟客生意,完全是靠天吃饭,最好的雪是粉末状松松的新雪,山径上有扒好的雪橇轨道,跟着轨道就不会轻易飞下山撞上树,但轨道上走的人多了,雪融化后又结冰,就变成粘粘的不好滑了。所以大家来的第一件事,都是问场主昨天下了雪没有。
 
我借到雪橇雪鞋和滑雪杆,急忙跑出门准备我的冒险,先走到停车场外的“SNOW FARM”,也就是用栏杆围起一块块平地,雪会积累在这些地方。不过我们并没有在这些为初学者准备的场地练习,而是直接走上了上山的小径。考验的时刻马上就来了,滑雪下坡的时候是和人的直觉相反的,当人要往前方摔跤的时候,都会向后倒来抵消这个冲力,但套上雪橇后可不是一回事了,你越害怕下坡时候的速度而自然向后仰,前部的雪橇就会抬起来,摩擦力变小速度反而会加快,摔跤就在所难免啦。所以滑雪一定要屈膝保持平衡,身体要保持前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滑出去5分钟我就一屁股摔在地上,还是平地呦。疼倒无所谓,问题是重新站起来需要全身的力量,原来学滑雪首先得学习摔倒站起来——长长的雪橇别扭得很,必须设法将双脚放到低处,慢慢的将身体扭到雪橇上方,用滑雪杆撑着站起来,稍不小心又会失去平衡。两天的滑雪中从小就平衡能力超差劲的我少说也摔了30多跤。学个新运动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个子小,从小体育成绩就不行,虽然不至于是完全的运动白痴,但运动自信当然不强。最困难的是滑雪的第一个小时,平生还没见过那么多雪呢,找不到感觉,心里急,小姐脾气就冒出来了,坐在地上耍赖不想起来,一哭二闹得要回家,吵着说不学这个狗屁运动我也一样活下去,全然忘记了当初是自己要跟着跑来的,嘿嘿。
 
当一次次摔倒的时候,不沮丧是不可能的,但为了不拖大家后腿,最后还是一次次咬着牙爬起来继续向前,心里对滑雪运动员充满了崇敬——原来那些潇洒自如的动作,都是不懈训练、无数跟头的结果。我的总结,就是不能害怕,我豁出去了,把膝盖放松当缓冲,上身锁紧,雪橇注意不要交叉,不管斜坡多吓人,一头冲下去,如果用雪橇边缘向两边铲不能停下来,就往后倒用屁股停下来吧,大不了再爬起来就是了。最恨的是斜坡底部的小桥,窄窄的总让我担心会掉到小溪里。我们花了2个小时爬上了4000多英尺高的山顶,衣服里里外外都被汗和雪打湿了,连手套内部都是汗,然后从中等难度的小径滑下山。慢慢得我也能滑个10多米的斜坡了,虽然拐弯还没有学会,但直直的斜坡已不再那么可怕。
 
滑着滑着,落在后边的我一个人突然胡思乱想:这滑雪真象人生啊,上山需要消耗大量体力,但往回走只能走难度超过自己水平的斜坡,摔得头破血流,因此只能一直向上再向上,谁也不能替你爬上去(人家也没有抬轿子一说呵呵),到了山顶就可以欣赏美景,再享受下山相对轻松得多的滑行了。摔倒再站起来也不易,不过要学就不能怕摔倒。这些简单的道理,真是放于四海皆准。也难怪美国人玩极限运动那么厉害,一来设备昂贵,一副雪橇动辄几百美金,第三世界的大众根本享受不起,二来美国人的冒险精神举世闻名,天不怕地不怕,也愿意花钱花时间买“难受”。运动这玩意儿,不从小打基础是不会有大出息的。曾经看过一场中学的冰球比赛,速度和暴力十分惊人,中国的父母多数不会让宝贝孩子参加,美国的父母却在场边卖力的助威。
 
滑了6个小时,总算回到了小木屋,每人要了瓶啤酒,全身骨头都痛,连手指都因为用力握杆而疲劳得发抖,此时就想回家舒服得泡个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