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陪伴小升初60天无言升学新讲堂全区登记入学海淀六强海淀二梯队 |
分类: 教育 |
在无名小调的尽头
花握紧拳头叫喊
——引自北岛诗作《守夜》
留给艾敏和白霞的时间不多了。
艾敏和白霞的孩子到目前都没有接到任何学校的录取通知甚至哪怕是学校方面的暗示。不管是艾敏家所在的海淀区,还是白霞家所在的西城区,小升初最后结果都要在7月2日出来。
这最后的结果便是由学区派位系统生成的。
学区派位,俗称“大派位”,如果不是组织安排或者人为进行私下干预,比如手工改变系统生成的原始数据的输出结果,或其他匪夷所思的方式达成个人企图,刨除上述所有可能之外,按照最新权威解读,大派位的原始数据理论上应该由与外界网络环境有物理区割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随机生成的,理论上很公平。
由于两区小升初程序严重不同步,同样是学区派位的志愿,艾敏还没有填报,她需要在6月23日9:00-6月25日13:00之间填完,而白霞已经于5月28日早早填完提交了。
不管是“摇出来”,还是“要出来”,也就剩下两周时间。
这两周里还会有奇迹发生吗?
在海淀区的艾敏本来已经不抱啥希望了, 但她不断听到周围有人以意想不到的姿态陆续上岸,禁不住心中又燃起一丝火苗,这丝小小的火苗竟然点燃了内心中的一小段幻想,这种幻想就是希望有最后的奇迹可以逃避大派位。
所谓上岸就是被中学录取了,但怎么录取便是一门水深深的学问。
终将名载史册的2020年小升初,从一开始的录取工作便异常变幻莫测。以“真小人”著称的某区官方公布的流程看,应该只有2次机会,即6月9日及7月2日两个时间节点,参见下图:
7月2日还没到来,艾敏所期望的正是6月9日这一波二梯队捡漏机会。
什么是二梯队?
二梯队是海淀区六强以外,有一批比较强的中学俗称二梯队。六强分别是三大附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以及十一学校,101,首师附中。二梯队的名单见下文。
为什么只是二梯队?这也是艾敏心中的痛。
艾敏很清楚,这一波也是捡漏六强的最后机会。
只不过,她从来就没有想过有送孩子进六强的可能性。因为,“真小人”这一称呼也是从下列数据中得来的。
540:2600,招生大数量显然在公开的计划之外。
另一方面,今年海淀区小升初的总人数应该是在2万8千人,即便是数学白痴,只要他学过分数计算,便能算出来理论上有近10%的海淀6年级学生可以进六强。
但对艾敏来说,有“四要-四不“像拦路虎一样彻底拦阻住艾敏孩子通往六强的道路。
艾敏一家买的住房,离单位不远,位于海淀区区域五范围内的某某某学区,熟悉海淀教育的家长,看到区域五三个字,本能就会联想到新的五个字:小升初艰困地区。这种艰困是因为这一带原本属于农村,城市化进程很晚,中学建设的历史薄弱。艾敏的孩子按户籍幼升小,上学进了一所知名度很低的小学。而小学没有直升对口学校,附近如前所述,旧农村地区在历史传统上也没有啥好中学。艾敏一家在北京教育系统的人脉基本为零,在小升初阶段,托人找关系升学的可能性很低。单位也没有政保或者与地方共建之类的。所以,小升初的一切从一开始就看着怎么那么难。
艾敏家有两个孩子,她一直后悔在老大的小学培养阶段有两点重大疏忽:
一是没重视班级里三好生的评选,她家孩子是男孩,学习挺好,但每次总是差几票;
二是没在奥数上多下苦功夫,一直听人说奥数没用了,没用了,但结果却是奥数好的孩子最公开地被六强录取。实际上,艾敏的孩子也学了奥数,但跟错了机构并跟错老师的缘故,始终只是在迎春杯的二等奖和三等奖之间徘徊。传说中的奥数核心竞赛圈,艾敏想都不敢想。而今年海淀区免费点招最凶狠的恰恰正是奥数核心竞赛圈的300牛娃,一人手拿4、5张船票。
所谓船票其实并没有实物,是一种地下录取形式。实际中,学校打电话给优秀生家长,通知家长学校已经对优秀生进行口头录取,邀请他们在第一志愿报学校,如果第一志愿不中的话,学校再想办法进行补救操作。这种招生方式,也称为点招。
六强的船票,艾敏一直是想都没敢想。
所以,艾敏的关注点一直在海淀区二梯队,二梯队的学校大致如下:
理工附中、交大附中、中关村中学、八一学校、上地101、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北航实验学校、首师大二附中、人大附中翠微学校、五十七中、育英中学,20中学等等。
区域五在全区登记这一波可以操作的二梯队学校,其实与其他区域相比是最多的,有:
十一龙樾,人附西山,八一中学,中关村中学,上实,20,首师大北,清华上地,育新,清华永丰,101温泉等等。
但令艾敏沮丧的是,尽管有这么多学校名义上在海淀区的区域五范围内都可选,但在6月9日前前后后,至今还没有一家二梯队的学校给她们密电。
已经顺利上岸的别家,很多是在全区登记志愿填报之前,家长先接到学校打来的秘密电话,俗称密电,被告知必须填第一志愿。家长们纷纷按照学校密电话的指示照做不误之后,有的直接中了,也有的则是系统没中,但进行补救操作。比如,有的家长交学校确认码,再确认录取结果。而艾敏她们虽然已经拿到确认码,但一直还没有发挥作用。
艾敏这段时间对搜集信息下了很大功夫。她了解的情况是在二梯队学校上岸的孩子,具有较多的共性,很多是区三好、班干部,英语通常也都过了pet,奥数地下杯赛的成绩往往还可以。
当然,艾敏知道有些学习成绩不那么好的孩子也上岸了。这更令她寝食难安,因为她对形势看得越清楚,越后悔当初的轻率。
从三、四月份以来,海淀区大大小小的教育培训机构一直在搞着各种明里暗里的活动,越是大机构越有意无意地展示自己与六强的关系紧密程度,越是小机构越爱张罗一些有的没的入学机会。没人知道海淀区当年到底有多少入学机会是真实存在的。
艾敏对入学机会这类事情最初一律不相信,但随着这几周以来,形势的巨变,她逐渐改变了看法,包括她孩子长期就读的一家培训机构,老师也曾经提供了所谓的机会,但在她犹豫了半天,鼓足勇气来跟老师商量的时候,老师告诉她名额已经被别的家长抢走了。
艾敏也看到有人在网上大肆忽悠今年海淀区点招了几千人之类的说法,她没细看便直接拉黑了这一类大忽悠。
夏虫不可语冰----
没经历过小升初苦难的人或物,永远体会不到小升初三个字是怎么写的。
此时的艾敏,经历了整夜整夜的失眠之后,白发平添了20%-30%,在旁人看来她已经面如枯槁,但自己还不知道孩子命运最终能否改写。
白霞的故事留在下一次……
文中家长姓名均为化名。
艾敏和白霞的孩子到目前都没有接到任何学校的录取通知甚至哪怕是学校方面的暗示。不管是艾敏家所在的海淀区,还是白霞家所在的西城区,小升初最后结果都要在7月2日出来。
这最后的结果便是由学区派位系统生成的。
学区派位,俗称“大派位”,如果不是组织安排或者人为进行私下干预,比如手工改变系统生成的原始数据的输出结果,或其他匪夷所思的方式达成个人企图,刨除上述所有可能之外,按照最新权威解读,大派位的原始数据理论上应该由与外界网络环境有物理区割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随机生成的,理论上很公平。
由于两区小升初程序严重不同步,同样是学区派位的志愿,艾敏还没有填报,她需要在6月23日9:00-6月25日13:00之间填完,而白霞已经于5月28日早早填完提交了。
不管是“摇出来”,还是“要出来”,也就剩下两周时间。
这两周里还会有奇迹发生吗?
在海淀区的艾敏本来已经不抱啥希望了, 但她不断听到周围有人以意想不到的姿态陆续上岸,禁不住心中又燃起一丝火苗,这丝小小的火苗竟然点燃了内心中的一小段幻想,这种幻想就是希望有最后的奇迹可以逃避大派位。
所谓上岸就是被中学录取了,但怎么录取便是一门水深深的学问。
终将名载史册的2020年小升初,从一开始的录取工作便异常变幻莫测。以“真小人”著称的某区官方公布的流程看,应该只有2次机会,即6月9日及7月2日两个时间节点,参见下图:

7月2日还没到来,艾敏所期望的正是6月9日这一波二梯队捡漏机会。
什么是二梯队?
二梯队是海淀区六强以外,有一批比较强的中学俗称二梯队。六强分别是三大附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以及十一学校,101,首师附中。二梯队的名单见下文。
为什么只是二梯队?这也是艾敏心中的痛。
艾敏很清楚,这一波也是捡漏六强的最后机会。
只不过,她从来就没有想过有送孩子进六强的可能性。因为,“真小人”这一称呼也是从下列数据中得来的。
另一方面,今年海淀区小升初的总人数应该是在2万8千人,即便是数学白痴,只要他学过分数计算,便能算出来理论上有近10%的海淀6年级学生可以进六强。
但对艾敏来说,有“四要-四不“像拦路虎一样彻底拦阻住艾敏孩子通往六强的道路。
要关系,不过硬;
要人脉,不熟络;
要区三好,不够票;
要杯赛成绩,不够成色。
艾敏和老公是大学同学,现在都是普普通通的体制内员工,属于京一代家长,大学毕业以后两人都留在北京,并都进了不错的单位,也解决了两人的户口,两口子结婚成家并奋斗多年,买了房,一切都很顺利,但在孩子小升初上,有种陷入泥淖的无助感。艾敏一家买的住房,离单位不远,位于海淀区区域五范围内的某某某学区,熟悉海淀教育的家长,看到区域五三个字,本能就会联想到新的五个字:小升初艰困地区。这种艰困是因为这一带原本属于农村,城市化进程很晚,中学建设的历史薄弱。艾敏的孩子按户籍幼升小,上学进了一所知名度很低的小学。而小学没有直升对口学校,附近如前所述,旧农村地区在历史传统上也没有啥好中学。艾敏一家在北京教育系统的人脉基本为零,在小升初阶段,托人找关系升学的可能性很低。单位也没有政保或者与地方共建之类的。所以,小升初的一切从一开始就看着怎么那么难。
艾敏家有两个孩子,她一直后悔在老大的小学培养阶段有两点重大疏忽:
一是没重视班级里三好生的评选,她家孩子是男孩,学习挺好,但每次总是差几票;
二是没在奥数上多下苦功夫,一直听人说奥数没用了,没用了,但结果却是奥数好的孩子最公开地被六强录取。实际上,艾敏的孩子也学了奥数,但跟错了机构并跟错老师的缘故,始终只是在迎春杯的二等奖和三等奖之间徘徊。传说中的奥数核心竞赛圈,艾敏想都不敢想。而今年海淀区免费点招最凶狠的恰恰正是奥数核心竞赛圈的300牛娃,一人手拿4、5张船票。
所谓船票其实并没有实物,是一种地下录取形式。实际中,学校打电话给优秀生家长,通知家长学校已经对优秀生进行口头录取,邀请他们在第一志愿报学校,如果第一志愿不中的话,学校再想办法进行补救操作。这种招生方式,也称为点招。
六强的船票,艾敏一直是想都没敢想。
所以,艾敏的关注点一直在海淀区二梯队,二梯队的学校大致如下:
理工附中、交大附中、中关村中学、八一学校、上地101、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北航实验学校、首师大二附中、人大附中翠微学校、五十七中、育英中学,20中学等等。
区域五在全区登记这一波可以操作的二梯队学校,其实与其他区域相比是最多的,有:
十一龙樾,人附西山,八一中学,中关村中学,上实,20,首师大北,清华上地,育新,清华永丰,101温泉等等。
但令艾敏沮丧的是,尽管有这么多学校名义上在海淀区的区域五范围内都可选,但在6月9日前前后后,至今还没有一家二梯队的学校给她们密电。
已经顺利上岸的别家,很多是在全区登记志愿填报之前,家长先接到学校打来的秘密电话,俗称密电,被告知必须填第一志愿。家长们纷纷按照学校密电话的指示照做不误之后,有的直接中了,也有的则是系统没中,但进行补救操作。比如,有的家长交学校确认码,再确认录取结果。而艾敏她们虽然已经拿到确认码,但一直还没有发挥作用。
艾敏这段时间对搜集信息下了很大功夫。她了解的情况是在二梯队学校上岸的孩子,具有较多的共性,很多是区三好、班干部,英语通常也都过了pet,奥数地下杯赛的成绩往往还可以。
当然,艾敏知道有些学习成绩不那么好的孩子也上岸了。这更令她寝食难安,因为她对形势看得越清楚,越后悔当初的轻率。
从三、四月份以来,海淀区大大小小的教育培训机构一直在搞着各种明里暗里的活动,越是大机构越有意无意地展示自己与六强的关系紧密程度,越是小机构越爱张罗一些有的没的入学机会。没人知道海淀区当年到底有多少入学机会是真实存在的。
艾敏对入学机会这类事情最初一律不相信,但随着这几周以来,形势的巨变,她逐渐改变了看法,包括她孩子长期就读的一家培训机构,老师也曾经提供了所谓的机会,但在她犹豫了半天,鼓足勇气来跟老师商量的时候,老师告诉她名额已经被别的家长抢走了。
艾敏也看到有人在网上大肆忽悠今年海淀区点招了几千人之类的说法,她没细看便直接拉黑了这一类大忽悠。
夏虫不可语冰----
没经历过小升初苦难的人或物,永远体会不到小升初三个字是怎么写的。
此时的艾敏,经历了整夜整夜的失眠之后,白发平添了20%-30%,在旁人看来她已经面如枯槁,但自己还不知道孩子命运最终能否改写。
白霞的故事留在下一次……
文中家长姓名均为化名。
前一篇:直升毁灭样板|陪伴小升初60天
后一篇:无言ok新浪博客访问量过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