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死约为什么这么早

标签:
中考死约活约特长掐尖 |
分类: 教育 |
前几天海淀区某市重点初中的某个家长把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微信截图晒朋友圈,大意是报喜自己孩子签约高中了,顺便也在截图透露了一下本校及分校各录取了多少,接下来透露有了签约,明年开始学高中课程云云。
这种签约明显是不需要太关注中考,也只有俗称的死约才能保障。所谓死约就是不管签约生中考成绩如何,学校都可以保证该生升入本校高中,一般也是承诺实验班。显而易见,这是不合法规的。
这几天,高中各校陆陆续续都在举行期中考试,在期中考试就匆匆茫茫签约,无疑是要依据初二的成绩,不管是初二第二学期期末的一次成绩,还是初二几次成绩,依据的都不是初三大考成绩,因为还没考就签约了,这无疑是鼓励该校学生自小升初入校之后就要拼成绩,尤其是在新教改新折腾这样一种大背景之下,呈现出9门成绩同时上阵排名的壮观景象。
为什么这么着急签约?
其实,在初三第一学期早些时间段与优秀生签约,这也是弱市重点为挽留自己顶尖人才经常采用的一种常规动作,并不因为是新校长而想出什么新的特色。一旦初三大考成绩出台以后,超级中学的魔爪就要伸过来了。也就是不仅这所学校,其实有很多市重点已经或正在谈直升班组成及签约的事情,只是还没有看到朋友圈这样的泄露事情,
目前北京的高中按今年北清录取人数的排名是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四中、实验中学、十一学校,然后就是一零一中、8中、师大二附中等一大批市次强重点中学,排在后面的学校在中考是最辛苦的,一方面要防备自己的顶尖人才流失到前列,又要想方设法从各个初中挖来好苗子,年年如此。掐尖与反掐尖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之中,小猫也可能是大猫要捉的。最大猫当然是人大附中。人大附中掐尖的本领也是最高的,不仅仅是小升初提前掐,而且是在小学每个年级除了2年级以外都掐尖,在中考还要再掐尖,2018年也就是今年中考之前的掐尖极其戏剧性,先是相当数量的清华附中优秀生不知什么原因投向十一学校,然后又是人大附中把这批学生中的大部分招揽到自己旗帜下。
死约这项措施,不仅仅限于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君子协定,而且是让签约生明面上提前学高中知识,暗地里减少中考准备时间,然后你懂得,设计者暗藏的想法是签约生的中考成绩因准备时间没有其他学生多而不理想,成绩不够高,想逃到人大附中的几率就大大减少。但天算不如人算,签约生往往非常优秀,因为没有成绩压力反而心态放松,尽管准备时间短但平时积累扎实,考出560+不少见,考出570+的现象也不罕见。570,哪个学校都能去,锁区都锁不住,而海淀560分去人大附中也足够了。
死约不能毁吗?看家长和孩子的实际想法吧,死约本身就是不合法的。
有死约,当然就有活约了。活约指的是,当活约签约生中考成绩达到学校最低录取线以后,学校就招收该生进实验班。现在活约泛滥的结果是造成很多名校的外校生想进实验很难,尤其是中考裙带化特别严重的几所名校,报考这些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就需要谨慎了。
稍微提醒一下小学家长也需要关注这些事情,中招与小升初是有点神仙打架效应的,中招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对小升初的需求较大概率不那么急迫。当然小升初点招废墟化的根本原因还是政策压制及红眼病家长太多。
往期精选: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和我一起探索京城儿童非奥数成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