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无言ok
无言ok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559
  • 关注人气:2,4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学区房三大害:德胜中介,西城教改,东北热钱

(2017-03-02 16:23:25)
标签:

小升初

学区房

幼升小

中介

就近入学率

分类: 教育

这些天,北京学区房又以德胜学区的量价齐升行动率先引领了年度春季的跳涨,并且有炒房客借助某个媒体来炒作金融街宏庙小学的某几套老破小,标价为令人瞠目的25万人民币一平米,实际在二环内的范围内,老西城13-15万人民币每平米,老东城11-13万人民币每平米,尚是正常行情,利用媒体来炒作如此高的价格,无非因为宏庙是西城区2014年房教改中唯一的准牛小配牛中的极其特殊例子(因为教育部驻地及宿舍在宏庙小学片内),一般来说,学区房高于周边非学区房20%-30%尚在合理范围,如此高达100%,除非证实是炒房党恶意炒作外,已经说明幼升小小升初的教育改革出了非常大问题,最起码是直升学校划分已经毁灭了教育资源均衡分配这个房教改政策所标榜的根本立足点。是否需要抑制学区房,如何抑制,已经是肉食者考虑的事情了,教育部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房多校,即不确定学区房所对应的学校,这样的缺乏契约精神的馊主意,也只有他们能想出来,并向全国家长吹风,实在无语。

不过,教育部的政策并不直接影响北京学区房,直接导致这几年开春跳即涨学的有害因素有三项、

一、德胜的中介

学区房中介本是正当职业,但有件事情很说明中介对学区房跳涨的影响。2016年两会期间,很多记者问当时的北京市长对天价学区房有何感想,当时的北京市长冷冷回答是中介的炒作,并且不久之后,各种房产中介公司纷纷奉命撤掉了很多高于15万元一平米的报价,使得2016年春节之后如火如荼的北京学区房很快就变了有价无市,成交量迅速萎缩,可见,中介在学区房跳涨过程中,起码起到了煽风点火加大群众恐慌的作用,

这其中以德胜街道的中介异常活跃。德胜街道学区房自2013年,也就是2014年房教改之前,即已有有大规模的成交量了,至今依然是北京学区房炒作的龙头学区。

参加以下德胜街道在2014年教改前后的人口迁入表:

年度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迁入人口

1755

1915

1933

5905

6424

暴涨的迁入人口以择校落户为主,考虑家庭为组成,人口除以3略多于迁入实际迁入儿童数量。

老西城区教委自1997年小升初取消统考以后,探索了十多年,建立了学区制,除了新街口学区明显偏弱以至花了数年时间迁入35中以外,其他各学区大体均衡,所谓均衡就是既有强中学也有弱中学,德胜学区也不例外,有市重点中学,也有建校历史不久的社区中学,但真实信息被普遍蒙蔽之后,大批择校家庭涌入,社会问题就来了,且不说停车难、胡同行车难甚至非干道街道极易堵车这些生活琐事,单是小升初升学竞争已经在纸面上翻倍增加。而且2013年育翔择校爆热的现象已经被北京官方媒体所披露,却反而愈演愈烈,这说明第二大害:西城区的房教改

二、西城区的房教改

对这几年北京学区房翻倍攀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西城区的房教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前文所述,在2014年房教改之前即已经有育翔择校爆热现象,但西城房教改却对此置若罔闻,仅仅在事后进行拆东墙补西墙式的合并、扩容,如借职业学校校址,合并其他小学,占用其他小学校址,不仅没解决根本问题,反而造成了一校三址的家长孩子额外奔波。而且起了一个非常坏的示范作用,也就是在西城区购房择校通行无阻,从而种下了房教改大量引入外来人口的祸根。

西城区的房教改实施以来,有几条失误:

1,过早取消了落户年限限制。

落户年限限制是自1997年小升初改革(有小升初考试的时代,学区房必要性不强)以后应对购学区房择校热的有效手段,名校通常有落户3年的限制,但由于取消共建,名校空出来很多名额,因而学校方面普遍认为无需限制落户时间,但恰恰是在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造成了购学区房匆忙落户的新住户子弟反而更有优先于街道老居民三代孩子的入学权利,有意无意鼓励买房在择校中的优先级。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糟糕的是渣小配牛中的政绩工程

2,渣小配牛中,极大奖励了炒房势力

渣小配牛中所造成的炒房利益之大,令人瞠目

如某渣小在房教改前的2013年底已经被人为炒为55千元一平米,仅仅过了三年多,这几天的价格是14万元一平米,

3,取消共建,张大了买房家长群体

一刀切取消共建,逼迫大批聚集在西城的第三层家长买房,甚至连第二层家长也因居住地不在西城区而要考虑在西城购买学区房。学区房变成了自第一层与第六层之外的全民运动。尽管这两年在放松,但影响尚存。

三,东北的热钱

这几年,外来热钱推动北京房价跳涨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大约12年前,温州炒房团走遍全国,炒遍全国,却没有炒动北京楼市,反而山西煤老板大批买入北京房产,成为房主,煤老板买房往往是真金白银。后来各类限购,按照某大炮的理论,社会购房需求只是暂时遏制而没有得到缓解,结果也是北京房市呈现单边增长,但一直是缓步单边上涨。去年年中,北京城郊区非学区房房价全面大幅度上涨,涨幅高于同期城区学区房涨幅,使得很多家住郊区原本望城区房兴叹的学前家庭具备了换学区房的能力,也是现在学区房春季攀升的基础。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大领导语重心长的这句话,不知道今年对北京学区房会有什么影响,但主流家长们认为这会有影响,毕竟北京学区房房价每年春天都要乱跳的事情,令社会观感太差了,期待今年有结果,但不抱太大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