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赫鲁晓夫奇特的墓碑

(2016-08-03 12:46:07)
标签:

俄罗斯旅游

莫斯科

新圣女公墓

赫鲁晓夫

分类: 旅游
赫鲁晓夫死后没有葬在红场,据说他不愿意和斯大林在一起,他葬在了安葬苏联及俄罗斯精英人物的新圣女公墓。赫鲁晓夫墓碑是苏联著名雕塑大师涅伊兹维斯特内创作的,简洁而抽象,在墓碑创风格千奇百怪的新圣女公墓也是非常显眼。墓碑高2.4米,由几块黑白两色大理石简单堆叠而成。大理石泾渭分明的颜色对比、截然迥异的形状变化形成强烈的反差,不由得使人联想起逝者是非参半、功过各现的一生;黑白大理石间的穿插搭接,强化了混沌交错的意象,很自然使人联想到个体生命历程中善与恶的交融、对与错的博弈。赫鲁晓夫的头像就位于黑白几何体的中间,双唇紧闭,倔强而深邃地凝望着这个世界。墓碑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赫鲁晓夫粗犷率真却又温情坦荡的性情,大刀阔斧却又踯躅游移的事功。
在解释自己的创作初衷时,涅伊兹维斯特内说:我力求体现的是一种哲学理念,经过生与死两种力量的不断斗争,生命、人性才会得到升华和进化,生与死、白天与黑夜、善与恶紧紧交织在一起,虽不规则,但又是一个整体。
但在赫鲁晓夫执政时代,雕塑大师曾受到赫鲁晓夫多次当面羞辱,其作品被骂为:驴尾巴沾颜料甩甩就能画出来的东西,并被骂为同性恋,等等,大师每次遇到羞辱则唇枪舌剑予以反击。
但赫鲁晓夫虽然粗鄙却在生前吩咐儿子在赫鲁晓夫死后去请大师为其做墓碑。大师最终也答应,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了一个经典作品。
赫鲁晓夫是一个中国人必须记住的历史人物,他当年领导苏联对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供一五六项援助(实际154项,涉及国民经济各个方面,据说价值当时的20-30亿美元),是在当时苏联自己经济都很紧张的条件实施的,并且援助的是苏联当时先进技术,随着苏联档案的解密已经有很多人在研究这方面资料。好像赫鲁晓夫在晚年下野(罪证之一就是苏共高层领导集体认为赫鲁晓夫应对对华援助过滥负责,之后执政的勃列日涅夫集团则是对中共态度最不友好的)写回忆录时,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了后悔。但历史真相没法重写,只能留待后人研究或参考。赫鲁晓夫的鲁莽却使得一个泱泱农业大国以最快速度实现了工业化,实现了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次全面现代化。
历史纷纷进入到精英治大国的时代,一个粗鲁没有教养的农民之子,很难再登上权力的顶层,重现赫鲁晓夫在联大敲鞋跟、在美国厨房与尼克松舌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传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