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三国之行~塔拉河谷大桥(黑山)

标签:
旅行巴尔干三国黑山原创杂谈 |

只为看一眼塔拉河谷大桥,我从北京飞伊斯坦布尔,再转机飞到萨拉热窝,然后辗转来到了黑山共和国北部的塔拉河谷。
著名的南斯拉夫二战电影《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典记忆。这是一部表现南斯拉夫人同仇敌忾,抵抗外来侵略的电影,是一部再现历史的电影,电影的主要情节是以一座“桥”的故事展开,场面荡气回肠,引人深思。
其主题曲《啊,朋友再见》更是让我久难忘怀.....
今天漫步在桥上,耳边又响起了那熟悉的旋律.....
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这里就是南斯拉夫电影《桥》的真实发生地,二战时期的真实场景,电影《桥》中的剧情就是围绕这座桥展开的。为阻止德国鬼子机械化部队通过,一小队前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炸毁这座桥梁,切断德军的退路。

桥又高又险,任务极其艰巨。游击队找到了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最终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后来侵略者将参与炸桥的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抓捕,并杀死在桥头,以示惩罚。很可惜他没能看到南斯拉夫解放。
大桥建于1936年至1940年间,是横跨欧洲最深峡谷~塔拉河大峡谷的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长366米,其中跨越河道的主桥拱长114米,桥面距塔拉河面常水位172米,有5个拱。完工当年成为欧洲最大的公路钢筋混凝土拱桥。世界桥梁界曽为之侧目。
战争中被炸坏的这座桥,战后的1946年被修复重建,一直是民用公路桥,连接着桥两头的村庄。

时间已经过去近八十年了,每天来到这里,崇尚英雄的人们仍然络绎不绝.....

如今,雄伟壮观的塔拉河谷大桥静静地矗立在塔拉河谷上,青山,绿水,白云,大桥组成了一副和谐美丽的画面。
“啊朋友再见....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种上一支美丽的花.....”
我喜欢这首把游击队员的英雄气概,和浪漫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的歌曲,每当它优美的旋律响起,都会让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告别朋友,踏上战场的不舍情怀让我心生感动。

桥头游击队员的雕塑永远定格在26岁。据说他就是以电影《桥》中的游击队员“老虎”为原型的。

桥的栏杆上有两处有鲜花的地方,桥中间的是安防炸药,炸桥的地方,

这一处是游击队员牺牲的地方。

站在桥上眺望,沟壑深邃的河谷两侧,原本郁郁葱葱的山岗上已被橙色与黄色相融的暖色系点缀起来,

塔拉河像一条翠绿的带子蜿蜒期间。

伴着徐徐的秋风,悠悠的白云,多么美的巴尔干之秋,让我心旷神怡。

不远处青山上的那几座小房子,让我浮想联翩,是不是格林童话中的糖果房呢.....

1980年铁托逝世,大桥所在地的杜米托尔国家公园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遗憾的是,南斯拉夫已不存在,从南斯拉夫到南联盟,再到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如今变成了六个小国,现实总让人唏嘘.....
可能去看塔拉河谷大桥是驱使我去巴尔干三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把这篇文章做为头篇。
谢谢浏览!
(手机拍摄于201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