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行(十二)~皇村~俄罗斯诗歌太阳升起的地方

标签:
旅游情感杂谈 |
“睡意蒙胧的苍穹上
挂起了阴沉的夜幕;
万籁俱寂,空谷和丛林都安睡了
远方的树林笼罩着白雾;
小溪潺潺,流入丛林的浓荫
清风徐徐,已在树梢上入梦;
娴静的月亮好像富丽的天鹅
漂浮在银白色的云朵中。
瀑布从嶙峋的山石上
像碎玉河直泻而下,
在平静的湖水里,神女们泼弄着
微微荡漾的浪花;
远处,宏伟的教堂悄然无声,
凭借拱顶直上云端。
这里不是世上享乐的神仙所在吗?
这不是俄国米涅瓦的宫殿?
这不是皇村花园
美丽的北国天堂.......”
这是诗人普希金在《皇村回忆》中的片断。
是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沐浴了诗人,赋予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在那儿,我的青春和童年交融。在那儿,被自然和幻想抚养,我体验到了诗情,欢乐和宁静........。”自然界的诗意美感升华为诗人内心的浪漫美好。
多少年来,皇村的湖光林木被一代又一代俄罗斯诗人赞美,从这里走出了一位又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莱蒙托夫,涅克索拉夫.......十九世纪初,俄罗斯诗坛的月亮埃赫玛托娃也是从这里升起的,她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
P6:出口处这座黄色的建筑就是普希金就读过的皇村中学,普京也曾在这儿学习过。

1788年,涅洛夫在叶卡捷琳娜宫对面的花园里建起了一座古典主义风格的四层建筑,由宽大的拱廊与皇村教堂连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皇家贵族学校~皇村中学。普希金的祖父曾是沙俄的大臣,因此他有机会从12岁到18岁学习生活在这里。
1815年,皇村中学举行公开升学考试,15岁的普希金在考场上朗诵了自己创作的长篇抒情诗《皇村回忆》,令当时的主考,俄罗斯文学界权威杰尔查文大为惊讶,他十分赏识普希金的创作天赋,从此,诗人的指尖拨响了缪斯的竖琴,他在作品《纪念碑》中写道:“我用竖琴唤醒了人们善良的感情........”。6年间,他写出了120多首不朽的诗篇。
1710年,彼得一世将距圣彼得堡25公里处,原芬兰一处“萨利”庄园送给妻子叶卡捷琳娜,深知丈夫热衷欧洲艺术的叶卡捷琳娜一世,在这里建造了一座两层的欧式宫殿和周围的花园,这就是最初的沙皇村。
1741年,彼得大帝之女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登上皇位后,对皇村进行了扩建,她要求天才设计师拉斯特列利将此扩建成像凡尔赛宫一样的富丽豪华。拉斯特列利,意大利人,16岁随雕塑家父亲移居圣彼得堡,他设计了斯莫尔尼修道院,冬宫,彼得宫等建筑杰作,名噪俄罗斯。
1752年,拉斯特列利利用5年时间使皇村焕然一新,改建后的宫殿长306米,超过了俄罗斯巴洛克式的所有建筑。天蓝色的外表耀眼夺目,镏金雕塑造型丰富,房屋结构凹凸有致,白色大理石柱装饰,巴洛克拱门卷窗,镂空屋檐,皇宫顶端五个洋葱头尖顶金光灿灿,拉斯特列利的艺术天才使叶卡捷琳娜宫成为巴洛克风格的经典之作。
1761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继位,喜欢园林艺术的她,引进了时髦的英式园林风格,将古典刻板的法式花园改建成英式园林,蜿蜒小径代替了笔直的林荫路,修剪整齐的草坪变成厚密茂盛的草地,方圆规矩的池塘改为轮廓曲折的湖泊,任其自然生长的团团树林仿佛天然生成.......这些景色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景画。
1796年,亚历山大宫在新园落成。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尼古拉一世又将花园装饰成富有浪漫主义的园林。
经过几代主人的修建,皇村集中了各种园林艺术的精华,这里有巴洛克的华美,古典主义的自然,浪漫主义的感伤。
多年以来,我一直认为普希金离我很遥远,直至今天,我走进皇村,走进了诗人的北国天堂,和风扑面,诗意沁人心脾,这是心灵的呼应,仿佛诗人穿过时光隧道,从高高的俄罗斯文学之父的圣坛上走了下来,流连于湖光林景之中,和我们一起享受夏日里美好的时光。
P16:这座小屋是建于1778年的上洗澡小亭,由涅耶洛夫设计修建,内部装饰模仿古罗马尼罗皇帝的黄金大楼里的绘饰。上洗澡小亭的正面用很严整的古典风格装饰,浅黄色的外墙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物,与花园里其它的设计配合融洽。
P18:卡梅龙回廊巧妙地结合了希腊柱廊和和落地玻璃窗。这里是叶卡捷琳娜漫步,沉思,看景,谈哲学的地方,中部有长方形的玻璃大厅,外面柱子之间的走廊上摆着哲学家,学者,诗人,神,古罗马皇帝与统帅的半身青铜雕像。
我漫步在皇村诗意的花园里,被一处处美景所陶醉,那倒影在水中的宫殿和蓝天白云,那金碧辉煌的华美宫殿,那艺术水平极高的雕塑,那花坛草地,湖畔溪边,小径山岗,亭台廊榭........处处洋溢着自然和谐之美。
这里没有皇宫的威严,只有华美,没有皇宫的拘谨,只有热情奔放。从园中的建筑到林间的大理石雕像,从碧水清澈的池塘湖泊到浪花轻溅的溪流瀑布,从林间欢唱的鸟儿到骄傲地浮在水面的天鹅.........叶卡捷琳娜花园尤如她曾经的主人一样气贯山河,柔媚似水,女主人把她的气度和风韵融进了山水之间,就是这样的美景给诗人带来了创作的灵感。
“记忆啊,请你在我面前描绘,
那些令我心驰神往的迷人地方,
我曾以整个心灵在那里生活过,
请描绘那里的树丛,它培育过我的情感,我的爱;
在那里,我从少年成长为初谙世事的青年,
懂得了诗歌,欢乐和安详。”
这是普希金1819年在《皇村》诗作中的片断。皇村是普希金一生眷恋和怀念的地方,皇村中学是他灵性的归宿地,如同康桥之于徐志摩。
P25:卡梅龙回廊底层的拱门与二层楼体的花栅扶手恰好构成马蹄状,与拿破仑枫丹白露宫中的马蹄院十分相似。
旋转式楼梯两旁站着青铜的古希腊花神罗夫拉和大力神赫尔库斯勒。
P28:绕过“早晨大厅”,就来到叶卡捷琳娜宫外面的花园,花园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拉斯特列利设计的,他修建的建筑物都比树行稍高一点。叶卡捷琳娜花园与叶卡捷琳娜宫组成一个完美的建筑群。那红色的房子是德式船库,戏称“海军部”。
我的思绪游弋在眼前的景色和普希金的诗作中.........
宫殿前郁郁的树木,鲜嫩花草铺就的图案式草坪,灌木围成的
小花园繁花似锦,大水池旁的景色一派悠闲自然,水泊静逸将天光云影荡漾开来,池畔摇曳的苇草,带着唤拜楼的土耳其浴室,卡梅隆长廊的希腊式柱廊........
这里到处留下了诗人的足迹,成为他讴歌的对象。
“带领我到湖边去,到那幽静的斜坡上去,
我将重新看到浓密如茵的草场,
还有几株苍老的树木,还有那明丽的山谷,
还有我熟悉的丰美的湖畔景象,
在那静静的湖面上,在波光闪耀之中,
一群高傲而平静的天鹅在游荡...........”
皇村美不胜收的景色唤起了他创作的灵感,民主思潮的萌生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
两个世纪过去了,普希金的诗作依然不停地走向世界,融入到人们的情感和心灵。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母亲给我朗诵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从前有个老头儿和他的老太婆
住在蓝色的大海边;
他们住在一所破旧的泥棚里,
整整有三十又三年。
老头儿撒网捕鱼。
老太婆纺纱结线.......”。
那动人的故事深深地印在了我儿时的心里。今天,小孙子又开始给我背诵这首诗作,这优美的故事在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相传。
“无论命运把我们抛向何方
无论幸福把我们向何处指引,
对于我们:整个世界都是异乡,
对于我们:母国~只有皇村。”
这是普希金1825年,题为《十月十九日》怀念他在皇村母校的诗作。
人们会在心里对一个曾经拥有美好回忆的地方产生无限的思念与眷恋之情,故乡,母校。那些美好的回忆会深深地镌刻在记忆之中,成为永久的心灵家园。无疑,皇村就是普希金心灵的家园。
驻足在皇村这片土地上,我无处不感到一种灵犀,我感叹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讴歌,对祖国的歌颂。在这里,我感受到,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