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北,向北,直指北极村(一)

(2010-09-04 21:54:55)
标签:

杂谈

 

从莫尔道嘎回到加格达奇后,没有休息就一直向北行去。在新林吃了早饭,到塔河用了午餐,车子一直向北开去。向北,向北,直指北极村(一)

下午四点半终于到了漠河~这座有“神州北极”之称的中国最北端,纬度最高的小县城。向北,向北,直指北极村(一)

向北,向北,直指北极村(一)

漠河原名西林吉。登上县城西部山丘上的北极星公园,由不锈钢材质雕塑成的北极星高耸入云,形象地告诉我们已经到达了祖国的最北端。向北,向北,直指北极村(一)

站在公园广场上向东瞭望,漠河城尽收眼底。夕阳下,整齐的街道和新建的楼舍熠熠生辉。据这里的人讲:1987年大兴安岭的那场森林大火几乎将这座小城吞噬。现在的街道房屋都是灾后重建的,充满了现代气息。向北,向北,直指北极村(一)

当我从北极村回来,漠河的朋友在城中的“金马饭店”,要为我们送行,一进到那气派的大堂和豪华的包房中,看到墙上富有印象派的装饰画,便会产那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眼前的所见真不敢相信是在最遥远的边陲小城。这座饭店是位曾在此插队的浙江知青返城发达后,为报答哺育他成人的北方小镇而投资兴建的。这仅仅是一期工程,规划中的二期规模更大。

在通往漠河的公路旁,有一座停工待建的观景台。好奇的我们停下车来,顺着还未拆架子的楼梯登了上去,一眼望去一大片水草茂密的湿地一直延伸到天际,和蓝天白云连到一起。葱绿的湿地中,一条泛着波光的小河蜿蜒着从中穿过,画成一道闪亮的弧线。同来的张先生说:“这是黑龙江第一湾,一个马蹄形的大拐湾,我们现在能看见的只是弧线的一部分。待到红叶烂漫的秋季,金黄的落叶松,橘黄的白桦树,翠绿的樟松,大红的柞树和茂密的塔头交织成斑斓的色彩,我想这一定是个绝佳的拍摄之地。我在云南时到过怒江第一湾,碧绿的江水绕着一片黄色的田地画成一道优美的半圆形弧线。临近德钦的金沙江第一湾,金沙江水绕着一座山峰成半环形,山高水深,远望那座山上的弯路十分艰险。

北极村距漠河县城88公里,汽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当我们从车上下来,另一番景致又展现在眼前。这个迷你小村,位于黑龙江南岸,背靠峰岚叠嶂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面对弯弓似的黑龙江,隔岸相望便是充满异国风情的俄罗斯伊古纳斯伊诺村。整个小村的建筑风格也颇具特色,大多数房子是用圆木做成外墙,屋顶起脊的”木刻楞”,很有森林小屋的味道。向北,向北,直指北极村(一)

向北,向北,直指北极村(一)

就连招待所,邮局也是这种建筑风格。小村中有个邮局,它是祖国最北端的邮局,我在那买了“魅力漠河”的明片,盖上“北极村”的邮戳,就很有纪念意义了。                           

暮色中的小村笼罩在柔和的金色之中,恬淡而悠然。黑龙江的落日一定很美。向北,向北,直指北极村(一)

经村里人介绍,我们立即上车去追赶落日。到了公路边再往前的路就是泥泞起伏的林间小土路了,只有越野车才能前往,于是我们六个人加上司机共挤一台车内,拥挤着,颠簸着赶到江边,哇,在乌云下面,半轮落日正在喷吐着它最后的光芒,乌云的映衬更显出它夺目的光辉,一艘打鱼的小船正在江中行驶向北,向北,直指北极村(一)

,我们呼喊着让它划过来,他们便真的向这边划来,沐浴在金色的落日中,景色立刻变得生动了。好一幅“渔舟唱晚”!渔人一次次变换着船位,我们也随着他变换着角度拍摄。太阳落进了江水中,收敛完它最后的光芒,渔人也满载而归了向北,向北,直指北极村(一)

。我们付了他50元钱做为报酬,他幽默地说:这来回地划赶上奥运会划船比赛了。江边暗了下来,我们又挤上越野车踏上林间的崎岖小路赶回村里。一天的车马劳顿被拍片时的欢乐冲得无影无踪。

北极村另一个闻名遐迩的地方是中国最北一家,它位于北极村最北部,是中国纬度最北的一户人家,住宅的位置已申请了专利注册。房子是“木刻楞”式,很有味道,房周围用圆木围成了木栅栏式小院。随着北极村名声的火爆,这所住宅变成了一家农家旅店。向北,向北,直指北极村(一)

向北,向北,直指北极村(一)

小屋的对面有一漂亮的木刻楞式厕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北的一栋房子。

我们住的家庭旅馆极其简单,只有两张简易的床和一个床头柜,小的若再有家具也放不下了。唯一最大的优点是有一室内卫生间,可以淋浴,但价格是四星级的价格,一天400元。但客源在网上已订到了八月中旬。在我们尚未退房时,另一家从哈尔滨来的客人已经到了。休息时我和房主人聊了起来,他们在这只有老两口,三十年前从山东潍坊过来的。两个儿子,一个从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后到苏州工作了。另一个在青岛求实学院毕业后回到了潍坊。于是两人将闲下的三间房子改为旅店,按三个月旅游期计算,一年的收入大概也有七八万。家里的后院还养了几只鹿,卖鹿茸也是他们一项重要收入。看来这是一个殷实人家。随着北极村的名声大增,纷至踏来的游人不断增多,村民的收入也步入了飞越时期,几乎家家都成了殷实之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