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2010-08-21 19:25:42)
标签:

杂谈

2008年1月25日   星期五   阴雨

早晨司机吴老师和何女士同我们一起去漓江边看看。吴老师是侗族,龙胜人,龙胜,多么向往的地方,去不了龙胜,见了龙胜人倍感亲切。看着车窗外渐下渐紧的冷雨,心中变得没有一丝阳光阴冷阴冷的。

先去冠岩,途经古东景区,那里的秋色是最美的。车到冠岩附近停了下来,我们撑着伞,踏着积满雨水的小路来到漓江边看风景,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雨桂林,雾重庆”
今天是雨桂林,只见江边两岸山峰笼罩在云雾中,雾在山中穿行。时浓时淡,远山朦胧近山清,莫非这就是“云中的神,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江边没有观景的人,也无垂钓者,象我们这样痴迷漓江,喜欢风雨漓江的人怕是不多,
有谁知,这种喜欢之中含着十分的无奈。前些时间广西一直大旱,江水变得很浅很浅,江面也随之变窄了,似乎人可以从中间淌过去。江中时有船只穿过…… 天气虽然阴冷,但景色还是迷人的,薄雾中,一座座馒头似的山峰矗立在江边,随着云雾不断变换景色,时隐时现。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细细地品味,这就是一幅漓江风雨图,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只可惜我不会丹青,否则写意出来也是一幅好作品,但拍照就不行了,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没有光岂有影,怎谈艺术。拍出来没有层次,灰灰的一片。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沿着江边走了一会,就到冠岩景区了,路上看有人坐着小轨道车在滑行,惊异此时也还有和我们一样有兴致的人,他们和我们“同命”未免感到一丝欣慰。我们则是撑着伞行走在雨中,前面是一座绿色木吊桥,两旁的竹林将其掩映在中间,竹子在雨中显得更青翠,更鲜亮,更有生命力。过了吊桥便到了冠岩。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坐上电梯下到三十六米深的底部,
是冠岩的主景区,一片片的钟乳石、石笋、石幔和别的岩洞差别不多,那些钟乳石的形状说他象什么就象什么,其说不一。向前行走一段来到地下暗河,要乘小舟行七百多米观看两岸风景。地下河水与漓江相通,是活水。舟行时没有灯照,但小舟两侧设有手动小灯,自己可以随意照着看洞中景致。游罢暗河上岸后,又穿过一些钟乳石洞,来到小火车停靠站,接下来是乘坐洞中小火车观看五百多米沿途景色,这在中国的溶洞可是一特别项目。本溪水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都没这一项目。下了小火车,爬了几级石阶,就到了冠岩的出口。

人称冠岩内有海、陆、空,走完之后我明白了,海则是乘舟游暗河;陆则是坐小火车游溶洞;空则是坐电梯从顶部下到溶洞底部了。

我问何女士为何称之为冠岩,何说因为山顶的形状象官人的帽子,故曰“冠岩”。

我曾听说冠岩在漓江上有一出口,漓江上的出口肯定要由船来通行,我没找到这个出口,我曾想在出口处,带着岩洞的轮廊拍江面及对岸的山峰,效果一定会不错,但我不知它在那里,也许与漓江断流有关。

从冠岩出来后去大圩古镇,踏着雨中磨得发光的石板小路,慢慢前行,细细地品味大圩的古老,老街约有两公里长,现已无昔日热闹的场面,留下的只有宁静,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半掩的木门内,老人们正在玩牌、喝茶、聊天……细细地欣赏木窗上那已 斑驳的雕花,去找寻昔日的辉煌。踏上万寿桥那湿滑光亮的石板……眼前的古镇在雨中显得更加宁静,沿着已被踏磨得坑坑洼洼的石阶来到江边的码头,眼前浮现的是那曾有的辉煌:大圩因漓江而繁荣,始建于公元前290年战国时期,古镇东有潮田河,西有相思河可到柳州,北有漓江经桂林灵渠、湘江可到湖南,往东南可经漓江到阳朔至梧州、广州。在没有高速公路,没有公路的年代,大圩成了水陆交通要道。北宋时已是商贾云集的要镇和水运枢纽,因集市规模大而得名“大圩”。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明朝时成为广西四大古镇之首。随着公路运输的兴盛,水路已渐渐被取代,使得大圩不再拥有昔日的辉煌。可老街的石板路依旧那么光亮;明代的万寿桥依然横跨在那条江上;古码头前却不见了往来的船影,历史在这里沉淀。这里已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角。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从古镇出来,天仍是灰蒙蒙的,雨还在不停地下,“雨桂林,雨桂林”朦胧中也能看出你山水之美,可干嘛要象伊斯蓝美女一样,戴上一层薄薄的纱。蓝天白云下,让我么看一看你山之竣秀水之灵气该有多好。

晚饭江先生在江边一酒店宴请我们,喝的罗汉果茶,好喝且能润肺,以前朋友送过我,因不知怎样用,都扔掉了,可惜!以后学着做。

饭后夜游两江四湖,我在“自助游”一类的书上看到过有关杉湖和榕湖的介绍,两湖是以中山中路的阳桥为界,东边因从前湖畔有杉树而称杉湖,西面因古南门前有大榕树而叫榕湖,据此猜想,桂湖是因湖边多桂树而得名吧,桂林就是因桂树成林而称之的。木龙湖我便不晓得了。码头在木龙湖。虽是阴雨天,因暴风雪袭击湖南,桂林电网只剩一路供电,但光影下的夜桂林还是璀璨无比的。一进木龙湖,宋塔,宋朝的亭台楼阁,都闪烁金色的光芒。上了游艇,沿湖而下,桂湖、杉湖、榕湖,桃花江,漓江构成了环城水系。(漓江因水浅暂时停航)独秀峰,伏波山点缀其间,水绕山环桂林城。坐在游艇中看不过瘾,就出来站在甲板上,尽管还下着冷雨,但丝毫没有减少我们的游兴。记忆尤深的是名桥博览园,水晶桥尤如白色的水晶宫,晶莹剔透,玉带桥与瘦西湖的二十四桥相类似,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双塔桥好似伦敦桥,凯旋门在一高处,确有凯旋而归之意……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还有金、银双塔,各自闪烁着银色和金色的光芒……灯光下江边的亭阁,让我想到了西湖边的平湖秋月,看着如此美丽的夜景,和笼罩在夜色下的城市,我感到这才是真正的桂林,即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秀丽的山水,又有现代的气息,完美和谐统一。我夜游过上海的外滩,那里是上海的精华,靠着江边的围墙,让夜风吹拂着,我的心和浦江水一样荡漾;我曾乘游艇夜游东京湾,那繁华现代大都市的灯火渐行渐远时,我感到的是一种远离尘世的静谧,我也夜游过香港维多利亚湾,站在尖沙咀,两岸灯光灿烂,港岛在一片辉煌中,我还到过小城个旧,爬到老阴山上看夜景,金湖边的灯光如一串珍珠项链,将整个城市穿到一起;我还曾到过山城重庆,汽车开到山顶上看山城夜色,灯光从山顶漫到山下,错落有致,那是美丽的渝中……桂林的夜景有苏杭的婉约,有不同于香港,上海的独特,有很浓很浓的中国味。看着她,
象品了一口纯正的茅台。

2008年1月26日   星期六  阴雨

今天去阳朔,因要离开桂林,吴老师要加油和办理出城的一些事情,故改在下午走。李老师有暇陪我们一同前往。

在霏霏细雨中,我们向阳朔开进,沿途的村落,农舍在细雨中显得格外清新,公路边有摆摊卖沙田柚、小橘子、香蕉等水果,很想下车买个沙田柚尝尝,因为这肯定是正宗的。

快到阳朔时,我们的车在一路口斜着拐下去,突然眼前一亮,一片开阔的江面上建有风雨桥、古亭阁,每当游船过,亭阁内就有穿着红色古典舞服的歌舞人员出来表演节目,鼓乐声在江面上廻荡,因为是冬季,树的叶子已经落了不少,若是在桃花开放的春天,满树桃花映衬下,就真成了“世外桃源”了。据说是位台商投资开发的,说是还有个漆黑的燕子洞,乘船穿过此洞,则是满目桃花,故曰“世外桃源”,季节不对,自然领略不到这种风情,而且我也没找到那个燕子洞,见桥对面一片开阔的田野,路旁的小河里一群小鸭子在嬉戏。倒也是一番世外田园景色。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离开世外桃源去迂龙河。迂龙河两岸景色很秀美,有小漓江之称。河水如镜子般平静并泛着美丽的蓝绿色波光。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虽然在雨中,河两岸青黛色的山峰更显青翠,
河边的绿树翠竹之中偶尔会露出粉墙黑瓦的小房,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让你放慢脚步,驻足观赏,依依不舍。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一队老外,男男女女,穿着雨衣,骑着单车在导游的带领下,沿着河边小路行来,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他们不时停下来,观赏路边的风光,阳朔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与四川松潘,甘南夏河,西藏拉萨,云南丽江虎跳峡一起,成为欧美背包客必去的五个地方。有
说:没有自行车就没有阳朔。许多老外,头顶烈日,脚踏自行车,在阳朔山水间颠簸,今天的老外,冒着冷雨,颠簸在泥泞的小路上,却也乐此不疲。他们也成了这儿的一道风景。

我们在一小山庄处停下来拍照,雨中的小山庄显得很温馨,就象家一样。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我看见几个年轻
背包客在那聊天,就顺着山庄的石子小路向上面走去,一位年轻的女孩子迎面走来,庄里的同行者问她去了哪里,她说赶到了上面去看看拍拍。的确,这里有一种自然的和谐之美,山水中透着灵气。天已经暗了下来,什么福旺桥,富里桥、仙桂桥……都来不及看了,李老师说这才只游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天黑了,还下着雨,只好上车回到阳朔城里。

到阳朔已经六点半了,车停在县城里一家认识单位院内,我们便直奔西街西街是阳朔的老街,约一公里长,街道一头紧邻江边的阳朔码头,街道上铺着青石板,街上保存着许多上百年翘角飞檐老房子。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这条老街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焕发出新的生命。老房子变成了酒吧、网吧、客栈、工艺摊、画廊……白天游侠们都去陶醉山水了,傍晚时
西街就变得热闹非凡。街上店铺的霓虹灯都亮了起来,灯光打在雨水中的石板路上,投出长长的影子,光怪陆离。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虽然是
季雨天,西街还是充满了活力,人很多,店铺内商品琳琅满目,各式的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咖啡店、酒吧,西餐厅的名字怪里怪气,什么“地球村”“如果”……引人注目。外国的背包族喜欢阳朔,喜欢西街。中国的背包客也渐渐成长起来了,他们也喜欢这里,西街也越发变得热闹起来了,这里还滋润出不少异国爱情故事。它和大理洋人街丽江四方街一样是背包客的天堂,而且比那里更早些年就出了名。西方一本被背包客奉为圣经的《孤独行者》里面介绍了西街独特的风,西街渐渐地变成了国外背包客的聚集地,有的迷恋阳朔风光和西街风土人情的老外干脆在这里“安营扎寨”,开起了酒吧、饭店、咖啡店、旅馆。这座普通的南方小镇街道成了“洋人街”,几乎所有的招牌都带有英文。成了一个真正的“地球村”。风雨广西--旅桂日记2008年1月25日~1月26日(三)

我们选择了西街内一条小巷中的家庭馆住了下来,小店很干净,四层楼。有空调,但就是屋内太冷了,连绵的阴雨天,一进屋内有种阴冷的感觉。临街的一排紫黑色格子门窗,虽古色古香,但总觉得有风从缝隙里吹进来,拉上一排厚厚的窗帘也未感到暖意。

来到阳朔,尝尝这里的啤酒鱼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去了一家叫谢大姐家的啤酒鱼小店坐了下来,李老师点了几个特色菜,柚圆子,豆腐圆子。柚圆子是将柚子皮煮熟后,包上肉馅,加上配料,再烧制,很好吃,豆腐圆子也是同样烧制方法。啤酒鱼是将鱼用油煎后,再用啤酒来炖,味道不错,但若自己做,恐怕做不出这种味道。要了一小瓶漓江三花酒,别名桂林小茅台,再来一壶漓江水泡的绿茶,一起喝起来,在这诗情画意般的小镇,品尝美味佳肴,真的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晚上回到旅店小屋,屋里冷的,空调可能年头多了,几乎没有热风,不敢脱衣,铺好被子,用热水泡暖了脚就睡下了。被子有些潮,先生直喊冷,我穿着保暖内衣裤睡的,先生则是第一次没有脱衣服睡觉。南方的冬天真难熬,何况又逢寒流入侵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