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阳城移民搬迁惊现“楼脆脆”

(2010-01-11 11:09:44)
标签:

房产

阳城

楼脆脆

分类: 新闻拙作

2010年1月11日见报稿

 

阳城:屋斜地陷,移民搬迁惊现“楼脆脆”

                                                                 本报记者 姜军旗 文/图

山西阳城移民搬迁惊现“楼脆脆”

吕庄新村

 

山西阳城移民搬迁惊现“楼脆脆”

地梁里掏出一把黄沙


山西阳城移民搬迁惊现“楼脆脆”

加固后的横梁


山西阳城移民搬迁惊现“楼脆脆”

楼梯处裸露的钢筋

山西阳城移民搬迁惊现“楼脆脆”

墙脚裂缝

 

 

 


    “我每天都在楼前楼后转,看有没有新的裂缝,不定哪天房子会出大问题。”吕建国指着屋前一条长长的裂缝,无奈地摇了摇头。楼前与墙体不足10厘米的地方,一条裂缝顺着楼的走向一直延伸到了邻居的楼前,裂缝一侧的水泥地已经出现明显下陷。
    吕建国的小二楼就在阳城县芹池镇吕庄新村。在这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许多村民正经历着与吕建国一样的烦恼。由于新村中不少村民的住宅楼出现问题,有村民借用网络热词称新村为“楼脆脆”小区。

 

移民,新楼现裂缝

 

    吕庄新村是因煤矿采空塌陷而实施的移民搬迁工程,共有85套二层楼房,均为砖混结构,建于2006年,2007年完工,村民于2008年底开始陆续入住,目前仍有部分村民因交不起房屋差价未能搬入新居。
    与吕建国同样“为新房烦恼”的村民还有十余户。当村民们听说记者是来调查房屋质量问题时,一个个争先恐后领记者查看。
    在村民史小龙的家中,房门上方阳台出现明显裂缝,为了支撑阳台重量,史小龙在自家阳台下垒砌了顶柱,由于顶柱难以承受阳台重量,垒砌的顶柱目前也已出现明显裂痕。史小龙告诉记者,自家窗户上方水泥横梁也已出现了裂纹,自己只好用水泥加固。
    40岁的史树明全家四口人去年搬进了新居,但新居的质量让他忧心忡忡。“房内水泥柱裂缝,钢筋裸露;楼梯一端墩在地梁上,另一端竟悬在空中;门框上方的本应用水泥浇筑的过檐钢筋裸露,一点水泥都没有。”
  史树明带记者来到自家楼房后墙,从地梁孔(房屋质量检测时取样的钻孔)里掏出一把黄沙。“这哪是混凝土?”去年8月,村里请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专家来取样化验时,他家的混凝土地梁因为硬度不够,取样机械竟然取不到成型的样本,“取出来的就是一堆黄沙。”史树明一脸无奈。
  村民吕新社分得的房内,水泥横梁螺纹钢裸露在外,为防不测,他只好在上面打孔加固。 在一座主人还未入住的楼房内,记者来到二楼,用脚轻跺10厘米厚的混凝土楼板,震颤的感觉十分明显。在不少住户家中,墙壁裂缝随处可见,有住户的楼顶出现明显凹陷。由于地基没有夯实,有的房间墙角下陷,墙根出现裂缝,楼板与墙接合处明显出现裂隙。
  几位搬迁户气愤地说:“这样的房子让我们咋住啊,建好不到一年就出现这种情况,时间一长还不知是啥结果!”


采煤,屋斜地塌陷
 
  吕庄所在的芹池镇位于阳城县城西北20公里,煤炭资源丰富。原来的吕庄村在芹池镇西约5公里处。全村共有96户人家,240余口人,吕庄地下就是阳城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竹林山煤矿的开采区。近年来,由于竹林山矿的开采,包括吕庄在内的周边地区出现地面塌陷、裂缝,严重威胁到了吕庄村民的生产生活。
  据村民介绍,2005年前后,原来的吕庄村村民房屋的墙上开始出现宽窄不一的裂缝,最宽的有十几厘米,地面下沉导致许多房屋倾斜,倾斜严重的已经倒塌。全村数百亩土地也受塌陷影响,不少地都不能种了。
  从2005年开始,在晋城市历年的地质灾害防灾方案中,吕庄村民房裂缝问题均被列为重点防治对象。2006年初,在阳城县相关领导“特事特办”的批示下,吕庄村采空塌陷治理方案终于有了眉目。随后,芹池镇政府、吕庄村委会与竹林山矿达成了协议——由竹林山矿出资在芹张公路附近宜壁村西修建移民新村,实施整体搬迁。
  根据协议,原来的吕庄村村民房屋财产,竹林山煤矿按照有关赔偿办法予以补偿。随后,由镇、村、矿及村民代表共同参加了对96户村民民宅的丈量工作,并以此作为赔偿的最终结算依据。
  2006年7月,吕庄新村居民住宅小区工程经过了公开招投标,最终确定由晋城市建筑公司、林州市建筑公司、河南广厦建筑公司三家共同承建。2007年8月,工程完工。
  根据村里的规定,搬进新居的每户村民必须缴纳9.1万元的房屋差价。从2008年年底开始,陆续有村民搬进新居。


检测,权威定方案

 

    2009年年初,搬进新居的村民们发现,自家的混凝土横梁竟出现了裂缝。有村民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村委会,但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在多次反映无果后,房屋出现裂缝的村民吕军龙把这一情况反映到了媒体。
  2009年7月24日,芹池镇政府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会上成立了吕庄新村房屋质量问题处理专门领导组,由镇长赵中怀任组长,副书记李和平和副镇长吴健兵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派出所以及吕庄村领导。
2009年7月,吕庄村委会委托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专家对反映存在建筑质量问题的村民住宅楼进行了检测。其中检测项目包括8栋住宅楼的混凝土梁、79号楼地梁以及67楼一层和79楼一、二层墙体建筑材料抗压强度检测。
  最终的检测报告显示,抽检的8栋住宅楼均不同程度存在建筑质量问题。在进行混凝土芯样取样的过程中,79号楼地梁由于混凝土结构松散,钻孔机竟然无法钻取出完整成形的芯样。在对墙体沙浆的强度检测中,样本均未达到设计要求。
  吕庄村委会主任王春明告诉记者,通过检测及后期入户调查,新村房屋共有10户大梁出现裂缝,其中属河南广厦建筑公司承建的有8户,河南林州建筑公司承建的有两户。
  经过权威部门检测与评定,吕庄村委会在报请上级部门后,提出了“加固维修方案”。通过与三个工程队协商,最终达成协议,承建方同意每根横梁补偿3000-4000元,截至目前,吕庄新村10户存在隐患的住宅楼,已有6户完成加固维修,两户正在协商中,另有两户因混凝土硬度不达标无法进行加固施工作业。
  在相关部门提供的吕庄新村招投标资料中,记者看到,总共85套住宅楼,晋城建筑公司承建25套,河南林州建筑公司承建24套,河南广厦建筑公司承建36套,单套住宅楼的建筑金额均为83691元。目前工程结算仍未完成,但在工程款给付一栏中,出现质量问题最为集中的河南广厦建筑公司从吕庄村委会拿到的预付款却超出应付金额12%。


受贿,质量埋隐患

  盼星星盼月亮,耗资700余万元修建的移民搬迁工程,给村民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烦恼。负责该住宅工程的吕庄村委会干部,对此也有说不出的苦衷。
  王春明是2009年年初换届时出任村委会主任的。“上一届留下的是个烂摊子,还有好多的麻烦事,扯也扯不清。”
  吕庄村一知情村民告诉记者:造成移民新村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材料不合格,水泥、沙浆的比例也不够,现在除了大梁裂缝需要加固外,还有楼梯裂缝、现浇裂缝、预制板裂缝、回水漏水等质量问题没有解决,而85处新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情况。
  吕庄村原村委会主任吕昌命后来因涉嫌在移民新村建设中贪污受贿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当初材料选购都由他们说了算,现在下台的下台,入狱的入狱,好多事都没了头绪。”在村民眼里,吕庄新村的建筑质量问题与原村领导贪污受贿有很大关系,但现在“到底该谁为房屋质量埋单反倒成了一笔糊涂账”。
  王春明告诉记者,当初新村建设中并没有请专业的工程监理人员,只是派村里的几个并不懂得建筑工程的人到场监督,“其实就是做做样子,人家捣鬼,他们也看不出来”。在工程结束后,相关的验收也一直没有进行过,到现在工程都没有结算。
  让王春明头疼的还不只这些。由于工程队在施工期间所欠当地工人工资及材料款迟迟未付,而不少收据上都有原任村领导的签字,现在吕庄村委会成了他们讨债的对象。一家砖厂还把吕庄村委会诉至法院,要求强制执行25万元的购砖款,最终吕庄村委会败诉。
  自认为“多头受气”的王春明在几下河南后,事情有了一些进展,但他的心里还是不踏实:“现在大部分村民同意加固方案,即便现在出现的房屋质量问题解决了,但以后万一再出现问题怎么办?”
  王春明觉得,现在只有走一步说一步了,“但愿不要再有村民住宅出现问题了,要不这个年也过不安稳。”
 

搬迁,还要稳得住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由于村民对今后生活的担忧、生活成本的加大和“故土难离”情绪等原因,在当初搬迁时也存在着相当难度。加之,原来耕种的土地由于采空塌陷导致肥力下降,且搬迁后路程太远耕种不便,不少耕地已被撂荒。
  村里的年轻人“无地可种”“无钱可挣”,地方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帮助搬迁村民就业的举措,但仍难打消村民对未来出路的担心。
    “移民搬迁,不仅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在芹池镇政府,记者见到了副镇长吴健兵。他告诉记者,根据搬迁户的实际情况,目前县里正在有针对性地寻找对策,努力使每个搬迁户有活干、有挣钱门路。
    其实,在山西,吕庄已经不是个例。作为煤炭生产大省,山西的煤矿采空塌陷灾害最为严重。由此引发的移民搬迁以及搬迁后移民就业安置也成为各地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记者在相关部门了解到,为了让采空区居民彻底摆脱困境,山西省于2007年开始实施专门的治理行动。目前,山西省已为23.1万人修缮房屋、建设新房、解决饮水问题。对于整体搬迁的居民,国家每人还给予5000元补贴。
    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李连济完成的《我国煤炭城市采空塌陷灾害及防治对策研究》的报告显示,全国累计煤矿采空塌陷面积已超过70万公顷,这一数字每天都在随煤炭产量的增加而提高。全国因采空塌陷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500亿元。山西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采空区就达2万多平方公里,如不加以控制,到2020年采空塌陷面积将会占全省面积的1/5。
  近10年来,山西地质灾害已造成500多人伤亡,数百个村庄面临因煤矿采空导致的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加强对采空塌陷的治理,合理安置和引导采空塌陷区移民,从绿色采矿的角度制定对策已经刻不容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