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口无遮拦 |
30日下午4点半左右,一外籍男子在北京金台路撒出大量硬币,让路人捡并伺机拍摄。此事激起民愤。最终,老外在众人面前捡起自己撒在地上的硬币,仓皇离开。事发前,金发男女各端一台摄像机,四处拍摄。突然,其中的男老外往人群里抛出一大把硬币,并朝路边一名捡矿泉水瓶子的老者指了指地上的钱。随后,俩老外端着摄像机站在5米外开始拍摄。硬币大概有三四十个,有人民币也有外币,有分币也有角币。“你们中国人不就是乞丐吗,怎么不捡?”在一边嘲笑着,群众愤怒要揍他们,老外一行三人见状,赶紧弯腰,捡起自己撒出的一个个硬币,边捡边往人群外窜,最后仓皇离开。(据7月31日《京华时报》)
其实路人哄抢钱财的新闻并不鲜见。“老外撒钱旁拍”之所以让国人愤怒,是因为撒钱的是一名老外,而且钱是故意撒出来的,这名老外还摆好了架势等待拍摄它制造的“新闻瞬间”。这也使事件的讨论上升到了“民族尊严”的高度。
“一大把硬币”就可以让我们的同胞放下自尊加入哄抢者的行列。在大骂那个老外的同时,我们仍然无法否认这一点,因为在所有类似的情形中总会有那么多让我们抬不起头的“中国人”。让国人无法容忍的是,老外不应该如此“诱杀”中国人的自尊,他扯掉了国人心灵上那块遮羞布,在我们被剥得精光时候又把镜头对准了国人的“私处”。我想只要是中国人都会出离愤怒。
但我们回过头来试想,如果这个老外是不小心将大把钞票掉在地上,也许周围的人会毫不脸红地哄抢。如果撒钱的是一名中国人,路人也许不会在乎架在旁边的摄像机。
货车侧翻,车上货物被路人哄抢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记得上学的时候,同学们都竞相背诵一篇《当钱被风刮走之后》的范文。文章讲述了一位老者的一叠纸币被风刮走之后,路人纷纷帮老人捡钱,文章末尾,老者清点时竟发现一张不少。这篇文章至今仍记忆犹新。但当初只是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现在想来,我开始怀疑那是某个“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的作者炮制出来的。因为每天的所见所闻已经无法令我相信文中所述会是真实存在。
我不知道为什么小学课本里讲的许多最起码的道德标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都显得那么“珍贵”。这一次,民族尊严在“老外撒钱旁拍”的恶意面前没有哈腰。但我们不敢保证下次,在没有摄像机的时候,国人不会加入哄抢的行列。
后一篇:“朝三暮四”的“跨行查询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