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住房自有率,到底是谁的遮羞布?

(2006-07-09 18:11:43)
分类: 口无遮拦
住房自有率,到底是谁的遮羞布?
 
  据《中国青年报》7月5日报道,最近,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副司长束克欣认为,让大家都去买房居住,这是非常危险的导向。正常的住房消费比例应该是30%的人买房,而据我国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接近82%,已经达到世界第一。
  早在2002年,建设部的一位副部长就宣布,“我国城镇家庭80%拥有住房,农村100%有住房,住房自有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我们不知道这是谁算出来的“住房自有率”,我更不知道这个“住房自有率”的出台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按照国际惯例,住房自有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居住条件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假设这位部长的话完全正确,那么就是说,中国人的居住条件是全世界最好的,而中国农民又是全中国居住条件最好的。
  在中国大多数农村(不包括县乡级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其他劳动者),农民收入过低,“租房自住”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几乎为零。农民最大宗的消费就是盖房。其实现途径大多是“批地自盖”。中国农民几千年的传统:养女可以不盖房,养儿无房就意味着打光棍,自然也就没有香火延续。因此,在中国农村,要想不被风吹日晒,哪怕茅草屋也得有一间。而大多数的年轻人在结婚前都和父母住在一起,“一家几代人住一间土坯房”并不稀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农村的“住房自有率”和“住房私有率”都接近于100%,自然也就无法衡量农民的真实的居住水平。
  我们再看看城镇居民,在上个世纪参加工作的绝大多数城镇居民都享受到了福利分房,而在产权方面又不尽相同。
  而近日发布的《2006中国生活报告》显示,高收入群体(年收入超过11万元)超过40%的人拥有两套以上住房,其中22%的人未来一年内还打算买房。如果按照中国“住房自有率”的计算方法(住宅自有率(%)=自有(私有)住宅建筑面积÷实有住宅建筑面积×100% ),其最终结果无疑掩盖了住房分配实际上的不公。
  中国人自古以来固土重迁。80%以上的人一辈子只在一个城市生活、工作。他们一辈子省吃俭用奔的就是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我们这一代没有赶上福利分房的末班车,月收入不够买一个平米的商品房。廉租公房我们影子都没见。我们只好在“平民窟”——城中村栖身。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每明没夜地在这个本不属于自己的城市为一个“窝”而奋斗。
  你束克欣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你咋不把自家的房子卖掉去租房住呢?我们没钱的时候,有人忽悠我们贷款买房,今天花明天的钱。我们好不容易攒够首付,成了“房奴”了,你们又说“居住必买房是危险导向”,大多数靠工资吃饭的年轻人应该是租房而不是买房。合着老是你有理,我们就得听着你们的指挥。
  我不知道束克欣之流祭出“住房自有率”这个法宝是想往自己脸上贴金,还是为已成众矢之的的房价遮羞?或者是以此来“愚民”。抑或兼而有之。但我只知道他没有替老百姓说句最起码的良心话。
  其实,不论“住房自有率”也好,“住房私有率”也罢,都不能说明问题。奉劝束克欣能了解一下有多少人还没房住,有多少人买不起房。也许这组数字比“住房自有率”更有说服力。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愿束克欣们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我参加了新浪博客大赛(商业评论组),希望您能
投我一票
 
Technorati tag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