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如止水
心如止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05
  • 关注人气:3,2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客离新闻媒体还有多远?

(2006-04-27 23:19:33)
分类: 新闻业务
记者眼中的“博客”
——在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博客研讨会上的发言(精简版)
 
 
  [写博客一年有余,本来想写点感受。4月27日,恰逢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省内媒体界首次博客座谈会。我有幸在座谈会上就传统媒体和博客的关系以及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应该如何利用博客谈了我自己的一点看法。现在整理出来,以期抛砖引玉之效,希望和大家讨论并欢迎各位拍砖。]
 
 
  (自我介绍就免了吧,又不是征婚。)

  从2005年初我开始写博客,至今将近一年半了。现在我开始固定在新浪博客写文章,并在新浪论坛开了专栏。我给自己的博客定位在新闻业务交流、新闻时评练笔。目前开始尝试写财经时评。我借用邵飘萍的一句话“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作为博客的口号。我目前是和讯博客广告联盟成员,如果顺利的话,我也将成为中国第一批从博客中赚到钱的人。
  博客在国外已经很流行,博客的精神在于:自由、开放、创新、共享。博客进入中国也已经有五六年的历史了。那博客为什么会默默无闻多年后在2005年爆发呢?我个人认为是包括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提供博客服务并大肆炒作(或者是对网民习惯的引导)加速了这一进程。目前的博客发展就像是婴儿刚出生时长得飞快一样。名人博客只是一时的喧哗,“躁动之后是回归”,回归之后我们才能看到博客的本来面目。我今天想就我的体会谈一些看法。

博客会不会成为新的新闻媒体?

  博客从一开始就与新闻联系在一起。1998年克林顿性绯闻是由美国人德拉吉首先在自己的博客披露的。2005年伦敦爆炸案中现场的许多市民将爆炸场景用手机拍摄后上传到博客并在网上广泛传播。在中国,前不久,方舟子在其博客上揭露清华大学医学院造假以及英国路透社“中国博客门事件”都说明博客与新闻的联系。理论上讲,网络有的功能博客都有,网络能做的博客都能做,我的博客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份电子报纸或者一个新闻网站。因此,我觉得讨论传统媒体和博客的关系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讨论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关系,而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有了共识。
  我首先不认为博客将成为一种媒体,充其量是媒体的一个补充。中文博客被认可为新闻源也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国大部分中文博客目前还处于自娱自乐(草根博客)和个人秀(名人博客)的层面。而且据《全球中文博客调查报告》显示,人们看博客的主要原因是“更个人化”和“可以看到不加掩饰的各种观点”。就我自己而言,写博客就是为了“找乐”,练练笔,在网上宣传宣传自己。有的时候“骂骂人”,发泄一下。
  从新闻门户网站的发展我们就可以看出,博客至少近几年内不会进入新闻媒体行列。就目前而言,博客发展成为新闻媒介的最大障碍是监管问题,因为没有有效的监管体系,他的新闻准入在最近几年内也不会成为可能。博客只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新闻来源地”。不仅时事博客、政治博客在我国处于边缘地位,即便是不受政治环境影响的教育、IT、美容、服饰等专业博客也尚未形成气候。
  我觉得新浪副总裁陈彤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他认为博客的发展趋势只是网络上的一个基本应用。“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更看重的是我们所提供的博客服务。对于博客们来讲,交流和倾诉是他们的第一需要。其他的都是次要的、非主流的。就像电子邮件,你能说电子邮件是一个媒体吗?”
 
博客信息传播模式

  我不认为博客将成为一种新的新闻媒体,但这并不说博客不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目前出现了一种博客社会化网络。它是从个人博客衍生出来的博客群组,它不同于普通的连接交换,这种博客群组以单个博客为基础,以某种兴趣爱好或者某个话题为纽带,依靠博主之间的互相信任而存在,而且小的群组可以加入大的群组,由此就产生了一个个相互交叉的多维的网络社交圈。在这个网络社交圈内,每个博客的主人可能分布在全球各个角落。由于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使得发生在某个博客周围的新闻以无限快的速度在网络上传播,而且一般不会失真。我认为这就是博客信息传播的模式。
  目前,美国的Myspace已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国内的博客供应商们以及博客搜索引擎服务商已经开始和大型的交友网站商讨资源共享。二者的结合将是博客发展的真正高潮。
  博客现在发展的瓶颈还在博客搜索技术的制约,没有成规模的博客门户网站,没有技术先进的博客搜索工具,使得找到一个好的博客如同想在卫星上搜索到大海里的一叶扁舟。由于有实力的新闻门户网站和搜索服务提供商的介入,这一问题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随着无线上网技术和便携式电脑的发展以及手机博客提供商服务的完善,另外就是RSS聚合技术的完善,理论上讲,现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几秒钟之后可以传遍全世界。 
  
传统媒体如何利用博客

  “博客门事件”说明,国外的记者已经将博客看作了一个重要的新闻源。他们每天在关注全世界的博客。比如,我们的娱乐体育记者可以关注娱乐体育明星博客并从中挖掘新闻。目前,全世界已经有上亿博客。如何学会利用博客成为传统媒体采编人员的一个任务。
  1.自建博客。赶上这个潮流。不仅要建自己的博客,还要建立群博客,并把自己的博客加入相关博客群(如搜狐的传媒博客群、博粹),扩大自己的网络社交圈。三晋都市报群博客建于今年春节后,应该说在全国媒体中开博客是比较早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办得不是很红火。目前,新浪博客中,办得比较好的媒体群博客有:华夏时报深度报道、北京晚报群博客、中国经营报群博客。
  2.我们应该争取和博客提供商合作,共同举办或协办一些活动,让博客们关注我们的报纸、网站,扩大我们的知名度和提升媒体权威性。在新浪、搜狐博客大赛互动媒体中没有一家山西媒体,这也反映了我们的“后知后觉”。
  3.学会利用博客获取新闻线索。媒体关注的主角,各大博客提供商一般都会邀请他们开博。我们采编人员完全可以从这些博客中发现独家的东西。比如陈凯歌和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事件中,双方不停地在其官方博客中发布声明就成为不少媒体的新闻来源。
  4.采编人员应该学会应用博客搜索引擎,而不仅仅是使用百度、GOOGLE。专门的博客搜索引擎更全面、关注领域更集中(目前还不尽如人意)。
  5.学会使用RSS聚合,它可以让你不用一个一个地访问你关心的博客或其他网站,而知道他们最近更新的内容。其实我们的新闻网也应该加入这个功能。
  6.将来,同城博客、行业博客将是我们获取地方新闻、行业性新闻线索的的又一个主要渠道。
  7.由于没有有效监管,传统媒体“把关人理论”弱化,博客中的信息有时真假难辨、互相矛盾。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实,然后再进一步深入挖掘,这一点在目前对博客的利用上非常重要。其实,英国路透社的中国博客门事件就是吃了这个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